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著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只是葡萄藤,千条枝,万条蔓,小蜗牛究竟应该选哪一条爬呢?
听完分享,做好笔记,一脸疲惫地回到房间。
“来,和我讲讲,最近这么辛苦,学了些什么呢?”
见惯了我三分钟热情的袁先森,关切地问。
得意洋洋地把最近的打卡文章,分享笔记献宝一样拿给他看。
期待着,他刮目相看的表扬。
“你到新部门也有大半年了,业务也熟悉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你有什么工作思路?”
“呃……”
“马上要负责一个部门的运转了,如何开展管理,有什么想法吗?”
“这个……”
“年中领导交代的口述史,方案进行到哪一步呢?”
“十九大报告学习过了吗,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和方向有了解吗?”
挠挠头,哑口无言。
“你现在学习的这些东西也是很有意义的。只是你现在时间精力有限,重心是否应该是手头的工作,或者说有没有想过将学到的这些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呢?”
“比如说,勾搭牛人,我可以给你介绍业内相关的资源,那你有没有想过你能提供什么想匹配的资源,以何种方式开展合作,实现双赢呢?”
“比如说,拒绝无效的努力,你有没有想清楚,你目前最想要的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
“工作上需要加强的短板,你是不是一直在逃避?”
……
一语惊醒梦中人。
在加入新江湖不久,也有过一段迷茫期,每日疲于打卡,输入时间被大大压缩,输出质量也迟迟不能提高。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基础太差,输出效率太低所致,于是不强求打卡,并增加输入量。听早读、记分享,学最佳……行动营的任务尽量不拉下。
沉浸在自己忙碌学习的假象之中,有时甚至会在心中埋怨工作任务太多影响了学习,只想匆匆应付,转身再去埋头于书本。
为什么输出质量不高,为什么始终不见成长?
根源不在于输入,在于没有思考,没有实践。
听了许多场分享,记录了许多牛人的成长经验,没有结合自身的情况思考,并践行到工作生活之中。
回想一下,22天的行动营,加上10天的新江湖预备期。读了那么多的方法论,写了那么多的感悟,现在记得的还有多少,实践了的又有多少?似乎,更多地只是为了完成打卡任务,为了一个虚荣的完成量的成就感。
到头来,这些知识还是只是静静地躺在我的电脑硬盘之中。
袁先森,他没有参加行动营,也没听过什么线上分享,但对自己,对现状,对未来,他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他直接向身边的牛人学习,并且有着果断迅速的行动力,渐渐地跑在了的前面。
普通人想的是我要做什么,我要得到什么?而牛人想的是我不想要什么,我要放弃什么。
拆书法告诉我们,要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去读书,“功利”地去读书,而不是一字不落地从头读到尾。
写作、演讲、牛人、成长、分享、有趣有料的伙伴,行动营为我们提供了一场知识的饕鬄盛宴,群里每天都活跃着上千条的消息,真的需要每一场,每一条都跟上吗?
行动营是否是一个缩小了的网络世界,信息的海洋?
佛祖说:“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 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小蜗牛,找准最喜欢的那颗葡萄,规划好路径,不再东张西望,不再左顾右盼,踏踏实实地沿着葡萄藤攀爬。
等你爬上,葡萄也就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