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时期,剑南节度使严武小时候曾经替母诛小三。那时他才8岁,其父亲严挺之冷落母亲裴氏,宠爱其妾英。严武竟然拿起铁锥到英的卧室,将英的头颅砍碎。还义正言辞的说: “岂有大臣厚妾而薄妻者?”这个当时的“伦理”捍卫者长大后勾引隔壁人家的宠妾私奔,官府捉拿甚急,为了逃避抓捕,他竟然把随他跑出来的这名侍妾勒死沉河。
吴道子为一代名家,画史里尊称“画圣”,绘画造诣卓越超群,为人师表悉心教授,被世人膜拜称赞。吴道子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他认为善画鬼神及雕鹳的皇甫珍其技艺有可能超过自己,便花钱雇人将皇甫轸杀害。
宋之问年轻时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诗,其时无能出其右者”。对当时体裁多能把握,运用熟谙,佳作名句也有可观。于诗词璀璨的年代,有他的一席之地,其作品也流传至今。然而为了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索要无果,让仆人用装上泥土的袋子压在侄儿的胸腔上,使其窒息而死,杀人夺诗。
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其理学思想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他在高喊“存天理,灭人欲”的同时,私人钱财,纳尼为妾,甚至让守寡的儿媳妇“不夫而孕”。
说起上面几个“神化”(被人神化),并不是评判什么,他们对历史和社会的贡献值得肯定,其劣迹亦不影响留名千古。我要说的是——盲点。
平常看电视时,总要确定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生活中亦把周围人定义好坏。好人做了坏事,怎么也不相信,觉得其中有诈。坏人做了好事,也是不相信,觉得不安好心。用心理学来定义就是:晕轮效应。
人们习惯性认为:好人什么都好,不好也好;坏人什么都坏,不坏也坏。就这样,盲点便存在了,盲点不在被观察的人身上,而在自己的心里。
人生在世,犹如摸石头过河,需要有人走在前面探路,需要榜样。如果榜样没有完全具备所需的品质,人们会在心里完善它,光明面无限扩大,黑暗面设置盲点,视而不见,见而不信。认定他们能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或是做那些自己不愿做的事,安然跟在后面,亦步亦趋。若哪一天榜样消失了,或是被打倒了,人们会树立新的榜样,周而复始。
榜样被不断优化,完善成“神”,不管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都需要这样的“神”存在,照亮并不熟悉的世界,好让自己安然地龟缩在壳里。
如果 “神“败露出人的劣根性,人们便会愤怒,尽情地推翻破坏,言辞激烈,手段粗鲁,用病态的行为来“弥补”自己的遗憾。然后,重新塑造“神”,自己依旧躲在盲点下。直到“神”的人性夸张地越过盲点,再一次刺入大家心里。
这样的神,生活中比比皆是:
你看看你,再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人家睡觉时都在看书,而你看书时居然睡觉!你要向别人学习,争取和他一样名列前茅,以后他吃什么你吃什么,他穿什么你穿什么,他什么时候拉屎,你也必须跟上,就算拉不出来也得尿几滴。
如果别人家的孩子发达了,你就会听到无尽的指责和抱怨,如何没出息,如何不成器,让你继续努力向人家看齐;如果别人家的孩子落魄了,你会听到那个曾经的榜样被无端的挖苦和讽刺,让你引以为戒和人家拉开距离。
那个老总好能干哦,风华绝代,财富满车,举手投足令人膜拜,说的话字字珍珠句句哲理,虽然听不懂,但好厉害的样子。哪怕放个屁都那么韵味无穷,他那么完美,完美到能在他手下打工是多么的荣幸和自豪。
如果哪一天,那个老总下台了,心中的偶像崩塌了,但是没关系,新来的老总很不错,一个特别有能力的人。在他的领导下,一定会出任总经理,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至于之前的老总,呸!什么玩意儿,长得猩猩一样,走路猴子一般,说话舌头一直打结,放个屁整个公司像遭受了毒气袭击,亏我以前怎么看好他,哎,我真是太善良了。
盲目神化他人,是为了遮蔽自己的懦弱。人生而美好,向往美好,当自己并不美好时,就把眼睛盯在别人身上。想吃猪肉,吃不着,怎么办?那就看别人吃猪肉,一边咽着唾沫,一边观赏吃肉的感觉,满足下自己的心理,要是哪一天吃猪肉的人噎死了,就会拍拍胸脯——幸亏自己当初没吃。
期望别人,其实也是期望自己。可自己龟缩在壳里,不愿冒险尝试,只有对“榜样”大加赞许和厚望,若“榜样”失败,便会气愤地跑上去踩两脚,因为他辜负了自己。
把手搭在别人肩膀上过河,安全省力,虽然给予他前进的力量和支持,但也请客观的尊重他,如果他跌倒,就算不扶起他,也不要上去踩两脚,因为在身后,还有人把手搭在你的肩膀上咧!
前人的后脑勺是自己的盲点,不要怪他挡住了原有的风景,也不要怨其阻碍自己也有发光发热的可能。是你心甘情愿的缩在后面,手捂双眼躲在壳里。
为何要神化他人,为何你不可以?
为何习惯躲在盲点之下,期待别人,而不成全自己?
为何......你不能成为自己的榜样,成为你心中的那个模样!
——神化他人,就是放弃对自己的期待。
炼文冶心(已开通原创)
感谢大家前来品文、关注。鄙人在此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