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典句出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河滩,可食。芦芽:芦苇的芽。
2.河豚:一种味道鲜美而有毒性的鱼,加工处理后可食。我国沿海出产,春季沿江水上行。与芦芽一起烹煮最相宜。河豚欲上,是诗人的联想和期待。
3.“晓景”一作“晚景”。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
惠崇,宋初僧人,能诗善画。苏轼在他画的《春江晓景图》中,发现诗意,用语言加以点化,表现诗人对季节转换、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显出诗人的敏感和笔触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