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昨天电脑在家没有充电,所以没有统计晚间亲子共读的读书情况,今天上午过来第一时间就做了统计,这一周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两个家长,两个学生读完一本书了,照这样计算,他们一个月至少都有4本书的阅读量。这样一年下来的阅读评均值就远超全国的平均值了,突然觉得好自豪,做这个亲子共读是最正确的。
上午还和一个家长聊了聊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和这个家长聊的很开心,也很投入,私下我们也是朋友。发现我和这个家长越来越有默契了,针对同一个问题,我们说的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我就不能和其他家长也是这种朋友的状态呢?
1,我和其他家长的交流很少,除非遇到孩子的学习问题,一般不会和他们交流。
2,我的心里只把他们当作家长了,只是一个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然而这个关系也没有链接的很好。沟通太少了。
3,我和那个家长很熟悉,因为同住一个小区,所以经常都会聊天,她也很信任我。而我和其他家长就是他们不找我,我也不会主动去联系。
因为我和家长之间的管道是堵着的,所以和学生之间看似很亲近,实则也是堵着的,很多孩子都没有深入的沟通过,这里又体现了我的这颗分别心。因为我只愿意和熟悉的家长、孩子沟通。
我也需要修复和孩子,家长之间的关系,管道通了,一切都是通的了。
晚上和一个学生沟通聊了一下,(就上午聊的家长的孩子)。我才问他一句最近学习是不是有压力了,结果他一下子就哭了,让我手足无措。他很哭的很委屈。我问他怎么了,是不是遇到问题了,他跟我讲了在学校的一些事,包括同学和老师,也讲了在家的事。他讲完后,我明白了,他的委屈来自学校同学,老师,也来自家里,当然我也让他受委屈了。他的状态不对,我没有及时的去和他沟通,而是等到今天。和他妈妈聊天说了这个事,孩子妈妈说孩子也是一回家就抱着她一直哭。和那个家长谈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那个家长说,遇到我是他们的幸运及幸福。看到这句话很感动也很惭愧。我是何德何能啊!
从这件事中,也是给了我一个提醒,每天都还是要关心孩子们在学校的事,随时观察着他们的状态随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