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这个“如果”能不能成为现实吧,答案是否定的:
1】手工作坊,既是销售实体店,也是工作间。
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吧,上海小弄堂里,还是一直能看到量体裁衣的店面,无论是制作,还是销售,基本就方寸之间,顾客盈门不常出现,生意确是细水长流,顾客与店主之间的信任度一直保持高位不减,类似的还有很多,北京胡同里的小吃,当然还有成都、重庆等等,大概就新兴城市深圳少一些,其他的有历史的城市,大概都不少吧,开口便能说出几个的。
2】大工厂没有自己销售门店做法是极其愚蠢的。
可是呢,还真不老少,鉴于不便说的原因,就不举例子了。结果很明了,销售与生产脱节了,质量就是大众货的质量,创新产品就像没了娘的孩子,襁褓刚出,便牺牲了。
3】零库存工厂是外来货,却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机勃勃。
一点也不奇怪,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打开门窗,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会有的。”除四害吧。
因此,实体店不会都倒闭的。
如果实体店真的都倒闭了,工厂将全部是订单生产,懂生产的更多的精力就是放在了生产上,不懂生产的,却知道产品的创新点在哪里,各自为战的结果就是,大规模产业出大众货,小作坊出精品,表面上井水河水,实质上,需要大投入的高深精的研发,却没了着落,中国某些领域的科技的水平如何,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