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与其将锅底的碎肉屑倒掉,不如给我的小龟当大餐。这样想着,我望向书桌上的小玻璃缸,里面除了半缸细沙,不见小龟踪影。前几天刚把小龟买回来,可能是玻璃缸太小了,它极尽偏执的不停往外爬。想想那么小的地方,不能自由行走,是我也会很难受,于是就把它放出来了。撅着屁股找了半天,从床底下的角落里把小龟又请回玻璃缸,把肉屑在它面前堆成小山,于是我心满意足了。
脑袋里倏地闪过鲁侯养鸟的故事。大意是鲁侯自己喜欢美酒和肉,偶得一鸟,甚爱,于是用肉与美酒饲之,三天不到,鸟亡。研修课上,老师曾用此故事讲人们的以己度人,即,把别人当成自己,也就是投射。
现实中以己度人,度物,度事的例子太多了,你看那大街上穿鞋穿衣的小狗,其主人以己度狗,也许觉得穿衣的狗更帅气更暖和,穿鞋的狗更舒服更高贵,当然,也可能狗不这样想。
曾不止一次的听某些家长抱怨孩子,例如,辅导功课的家长抱怨孩子太笨了,讲了三遍了,8十6=14愣是不明白,多简单的题呀,这才一年级,以后可怎么办。显然这个家长把孩子当成了自己,对于一个成年人或许这题很简单,可如果能把自己当成孩子,把自己当成刚刚接受新知识的孩子,换位思考,就知道这题可能真的很难理解,应该就不会这样抱怨和焦虑了。听说这些抱怨的,焦虑的家长往往在三年级后症状会减轻,倒不是习惯了,无奈了,据说是因为孩子的题自己也不会做了。
两个人的关系里也常常这样以己度人。恋爱中的小姐姐可能会想,一上午了,我都在想你,你为什么都不给我发信息,爱我不就应该像我这样时时刻刻想着你吗?实际上他的男友此刻可能正全身心的投入在工作中呢。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别人,设身处地,也就明白了。把自己当成别人,以人度人,这是共情。
心理学说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反映是主观的,也就是说投射无处不在。风含情,水含笑,云儿自由的飘,小鸟开心的叫,这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因为我爱吃鱼尾我把鱼尾让给你吃,因为你爱吃鱼头你把鱼头分给我享,这样的投射也是美的。
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把别人当成了自己造成的,而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把自己当成别人。
投射无处不在,唯有共情才能看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