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走向取决于它的买家。我们以艺术发展为例来看。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买家的不同决定了艺术的走向不同。
所谓古典艺术时期,其实就是订制时期。和贵妇找裁缝做付手套做一顶帽子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设计方面,主要是人家顾客拿主意。那个时候,大家还把画主要当作一个工艺品来看待,这么着,就很在意材质。觉得一幅画之所以贵,主要是因为用的材料贵。于是,合同里除了画的大小、构图的复杂和简单、画几个人之外,关于用多少金线,以及昂贵的颜料用在圣母袖口还是脚上的鞋,都有严格的限定。
那么,什么是现代绘画呢?其实就是大卖场。
博马舍发明了百货商场,裁缝们不用等贵妇上门了,没事儿就做大路货吧。做好了往百货商场一堆,让大家随便选。绘画也同样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就是,画家先画,画完了等客人来挑。那客人喜欢什么呢?光靠瞎猜可不行,只能紧跟时代潮流。
那这个时代潮流由谁来制定呢?那就是控制了大众传媒的文化人来制定。所以,现代绘画,本质上不过是各种哲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具象化而已。比如印象派与实证主义哲学、野兽派与伯格森生命哲学、表现主义与自由意志、超现实主义与精神分析。至于象征主义和达达主义,那跟文学运动的关系就更加密不可分了。
而当代艺术呢?当代艺术最大的困境在于,它的销售对象又一次发生了变化。它不再针对广大中产阶级了。如此一来,艺术家与报纸杂志和电视这些大众传媒保持良好互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当代艺术的顾客变成了公共机构、私募基金、收藏家。需要注意的是,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兴起,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布雷顿森林协议垮台之后,货币失去了锚,各国都滥发纸币,艺术品成了保值储值和升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那以后,艺术品,既不指向审美,也不取悦大众。它成了一个特别脱离群众,也特别脱离现实的东西。
那么,如果一件艺术作品,既不炫耀技巧,也不以唤起基于审美为基础的情感共鸣为责任,更不取悦大众,那怎么说服有钱人产生购买呢?换句话说,怎么向买主证明它作为一件艺术品,拥有良好的品质呢?
首先,你要过得了同行评价这一关。因为现代艺术,已经从技艺演变成了一项复杂而精巧的概念。就像音乐,《小苹果》最热,但就音乐品味而言,它是滥俗的,是没有长久价值的。它好还是不好,是不能由观众来评判的。而收藏家买艺术品,在意的并不是现在的价格,而是它100年后可能的价格。
其次,是策展人。策展人通过把一件作品在哪里展、和谁一起展,来标定这件作品的价值。就好比你做了个服装新品牌,你把专卖店开在GUCCI旁边还是优衣库旁边,那身价差别可就大了去了。
第三,经纪人决定把你的作品卖给谁,这个也很重要。福特基金会来买,5块钱;火车站倒卖火车票的王小二来买,多少钱也不卖。用这个办法,告诉收藏家,你100块买的话,以后会升值。
最后,就是专业杂志了。既然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关于概念的游戏,那就要建立起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观念谱系。
但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当代艺术的工作做得并不好。你听艺术圈里的一些人聊哲学,和听村头小卖部翠花婶聊弗洛伊德没啥样。三句话之内就拐到算命上去了。不过也没什么关系,反正收藏家也不真的在乎你都说了些什么。
下面的点评回复也贴出来,感谢讨论和争鸣。
以上回答观点来自《哗众取宠》格雷森·佩里。是部分综述和提炼。
这是一本讲当代艺术的书。佩里是伦敦艺术大学的校长,也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院士。
提出的问题问得非常开放,需要切入点。我的切入点是艺术不会死亡,因为有受众。只是艺术的玩法会随着受众的变化而变。流于上一个时代的人们不能理解现在的玩法,感觉无措。就比如我们的一些父辈双腿已经站在了工业文明正走向信息文明,而思维还停留在农耕文明。而现在的非主流玩法里孕育着看不见的未来,需要大浪淘沙,千帆过尽。
尼采宣布上帝死了,是我们亲手杀死了它。是新的思想观念在符号的世界杀死了它。就是马克思韦伯所说的去魅。随后的一战和二战验证了这一点。民族主义的兴起,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和斯宾塞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其深刻的思想根源。
那么问题来了,有什么事件,或者说有什么思想观念即将颠覆和改变社会,会导致艺术的消亡?
我们唯一可以见证的是,作为信息的媒介在改变。之前是精英掌控的文字霸权,然后是广播和电视的影像时代,依然由精英主导;之后是信息迁移到互联网的门户网站时代,微博宣告了平民的参与;到移动互联基于图片社交的微信朋友圈。而今天短视频正在改变信息传递的方式。快手、抖音和视频号的崛起将深刻影响未来的信息传播。我们可以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平民从未如此容易的展示自己,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信息可以动员到社会最基层的卷入,这将成为改变社会的力量。也许不小于当年拿破仑率先耍赖领着平民上战场,横扫欧洲召唤出民族主义的怪兽,也许不小于古登堡的印刷术引发宗教改革,黑暗的中世纪落幕,整个欧洲文明重启。
当然这一切还有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