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知道做什么时,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都去做一做。你的天赋与偏好,在这过程中起作用,慢慢集中到你有兴趣的地方,这像一场大雨将水珠均匀洒向地面,它们最后向低地汇集。
——连岳
前两天,有位读者问我:“我现在读大学了,但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喜欢自己的学校,也不知道毕业后想干什么,我感觉好迷茫啊。你本科读的是211,研究生考到985(其实现在北大清华的都一抓一大把了,211、985算个球啊),你一定是个对人生特别有规划的人吧?能不能传授点经验。”
我很是汗颜,首先,谁的青春不迷茫?当然不排除部分人目标一直很明确,非常清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但我相信,这只是极少部分人,大部分人在20岁左右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至少我当时是不知道的。
国内大学尤其是本科教学与社会脱节严重,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这点我想已经是共识了,因此造成了许多人进入大学后会变得非常迷茫。
不过,我现在回想起来,人在迷茫的时候也是能做一些对自己未来人生有益的事情。我认为大学阶段如果能做好以下三件事,这个大学就算没白读。
一、阅读
大学里有很多空余时间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在大学阶段做的特别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始终保持阅读。我很庆幸我们学校有个超级棒的图书馆,每到周末,早上起床后我就背起书包和茶杯,买一个面包(通常中午吃的时候才发现它已经被压得扁扁的了)然后就在图书馆里泡一整天。
大学四年,除了上专业课和自习,我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花在了图书馆。可以说,我这辈子读过的大部分的书都是在那几年读的,我喜欢读文学、小说、历史、地理,尤其钟爱人物传记。
读人物传记的最大好处,就是你能通过这些伟大的人物去体会人生,尤其在你迷茫或困境中,可以看看他们是如何靠自己的力量绝处逢生,从而汲取力量。通过仰观和俯察他人的人生,不由自主地会思考如何过好自己这一生。
其实中国学生挺苦逼的,大学之前所有时间几乎都用于应付考试,不少年轻人读大学前阅读的课外书籍少得可怜,导致精神世界长期缺乏滋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相当欠缺。
读书能培养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看的书多了,就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人云亦云。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思维不断被打磨、三观不断被颠覆、自我不断被塑造的过程。
作为80后独生子女,我是上大学才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原生家庭的,所以当时我的三观是打着很重的家庭烙印的,我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很多时候想问题容易理想化(这是好听的说法,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不爱说人话,爱讲大道理)
通过阅读,形形色色的人生在我面前展开,我才了解到原来社会不同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是那么的不同,工人阶层是什么样的,官员又是什么样的,农民又是什么样的,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又是怎样思考的。
我只知道多读点书总不会错,却不知道它将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我后来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当时办公室缺一个写材料的秘书,正好我之前参加了一个系统内的征文活动还拿了一个奖,行里就把我从网点调到了办公室。
我本科学的是理工科专业,硕士是经管专业,都和写作搭不上边,如果没有大学期间坚持不懈的阅读和做笔记,可能我的写作水平不足以支持我走上当时的工作岗位。
有时候,我们做的很多事情从现在看也许和未来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只要你感觉是自己喜欢的并且是对自己有益的事,就尽管去做,这就像给未来埋下了一颗种子,等到某个合适的时候就会生根发芽的。
二、学好英语
我爸一直和我说,他最后悔的是没把英语学好。我爸是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当时学校给他们开的外语课是日语,结果他们这一批中搞学术的很多人最后只能申请去日本的高校当访问学者。但是,当前世界第一流的大学都在欧美,懂英语你才有机会去到这些一流大学学习或交流,不懂英语,这扇门就关掉了。
我爸说他们班有个同学,父亲是他们学校的教授,当时就督促他一定要把英语学好,他父亲预言中国迟早会融入国际社会,掌握英语这门全球通用语言,今后会比别人多很多机会,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别人大。不得不佩服这位教授父亲的高瞻远瞩,果然这位同学今后的学术造诣也是他们这一批中最高的。
我英语学得不咋地,靠着小学两年+中学六年英语的老本,大二过了四、六级后就没再认真学下去,后来研究生考试也只是应试学学而已,这导致我对英语一直提不起兴趣,也没好好思考过怎么把它学好。
我后来意识到,之所以我没有学好英语,是因为我对待英语的态度有问题,我仅仅是把通过考试,拿证作为目的,这里我也深深奉劝各位同学,千万不要把英语仅仅当作应付四、六级考试来学习,这样不仅提不起任何兴趣,而且也学不好。
我发现周围英语学得好的都是把英语当作一门语言来学,就和我们当初学习母语一样。现在网上有很多大V大牛的英语学习心得体会,大家可以去看看。我买过恶魔奶爸Sam的课,比较推荐他的英语学习方法。(虽然我现在的工作几乎不需要英语,但我还在学,因为我想万一以后能用上呢?)
听了他的课,我了解到奶爸Sam是个农村子弟,三本出身,靠英语逆袭,现在自己创业,他完全靠自己摸索出一套英语的学习和实操方法,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因为他走过的弯路、入的坑太多,经常能一针见血的指出你在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我在听他讲课时常有种深得我心的感觉。我觉得这样的人,更懂如何帮助普通人快速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汗,我不是托)
三、多与人交流
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大学阶段,时间多了,用于社交的时间也多了。应该说,同学之间是比较单纯的,很多人都在大学时期收获了一段真正的友谊,并将这种友谊延续终生。我个人建议,大家应该充分利用大学四年时间去发展几个志同道合的挚友。
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多去认识一到两个值得你尊敬的老师。很多同学说起老师,往往都对中学甚至小学时代的老师感情很深,但对大学时代的老师没什么印象。可能大家觉得大学里的那些教授离自己挺遥远的,不太敢上前去请教问题,其实教授也是普通人,而且大学老师思想更活跃更开放,和他们交谈能得到很多新锐的观点,和老师关系好的学生在求职时还能得到推荐。
另外,我非常建议大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多利用寒暑假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去公司实习。四年下来,你的沟通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提高很多。我在大学时就没有注重这方面的锻炼,出了社会后吃了很多亏。不可否认,很多在职场上表现出色的人在学生时代往往都担任过学生干部。而且在此期间,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你的机会就比别人多,毕业后走上社会也能快速转变角色,融入工作。很多牛人都是在实习的过程中直接把工作搞定了,根本不用参加校招(校招有多恐怖,没有切身感受的童鞋可以去看看最近很火的那篇北大女生校招经历热文)
当然,如果有机会的话,至少谈一次校园恋爱,和异性交流是重新审视自己的绝佳机会,还能给你很多灵感。
我们总认为未来是可见的,通过人生规划,我们可以按部就班地实现既定目标。只是未来有时并不总是清晰的,迷茫是再正常不过的,前头的路需要尝试和摸索,人生的路常常是走着走着才开阔起来。
经验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何况还有家庭出身、机遇等无法掌控的因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给大家一些建议,但我更希望大家能用未来的眼光去判断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End.
(本文部分图片取自华东师范大学官微,版权归原作者。)
已经花了99%的时间读完文章的你,一定不介意再花1%的时间为我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