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不逢时的读书人
“宁为盛世犬,不做乱世人。”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货真价实的乱世,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军阀连年激战,兵连祸结,饿莩遍地,老百姓们“岁饥人相食”。
在远离长安、“风潇潇易水寒”的幽州乡野,一个身材削瘦的年轻人正在农舍里聚精会神地读书。“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读到这里,他忽然停了下来。回想住昔,自己饱读诗书,平日里自比管仲、乐毅之才,然而自己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又生不逢时赶上了五代这样一个藩镇割据的乱世,贫寒子弟唯一的出路--科举也因为连年战乱而破产。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他不禁有些惆怅……
也多亏了自己刻苦读书,在当地已有一点小名气,前些日子军阀刘守光就伸来了橄榄枝……
要不要应召前去?刘守光是出了名的暴君,嗜杀成性,在他手下且不说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连最基本的生存也会存在问题,可是不去吧,自己已经25岁的大龄青年了,总在家啃老不合适,还是硬着头皮去吧。
于是,他便成为了刘守光的掾属(助理),他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冯道。
2、五代官场的不倒翁
公元911年,刘守光自立为帝,建立大燕政权,其中冯道功不可没。
称帝之后,刘守光一度自信心爆棚,不断扩大地盘,并与晋王李存勖发生激烈冲突,冯道多次极力劝阻,终于惹怒了刘守光被打入大牢。幸得朋友搭救,冯道才免于一死。
也许正是因为这次事件,让冯道彻底顿悟。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本来想“上扶天子,下安黎庶”,然而从唐末开始,天下就被一群又一群的暴君们玩坏了,这样的君主是否值得自己效死,暴君的天下又是否值得自己忧虑?自己冒死进谏而丢掉了性命又有何益?
从此,“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就成了冯道的座右铭。冯道不再为暴君们进言尽忠,处世也变得圆滑世故。刘守光败了,他就投靠了李存勖;李存勖死了,他就侍奉了李嗣源;李嗣源完了,就拥立了李从厚⋯⋯前前后后共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君,甚至还在少数民族契丹呆过一阵子,且都身居高位。
流水的朝代,流水的君王,铁打的宰相,铁打的冯道。
3、一生忠奸谁来辨
冯道身上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的。他工作勤勉,生活俭朴,不贪污不受贿,是五代时期难得的廉洁官吏。冯道随军出征时,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里面甚至连张床都没有,每天都睡在一捆稻草上。有部下为了讨好他,将掠夺来的美女赠与他,冯道碍于情面推脱不了,就将美女安置在另外一间屋子,等找到了她们的亲人就全都送回去。在父丧丁忧期间,遇到饥荒,冯道散尽家财来帮助乡邻,自己也亲自下地种田。遇到没有能力耕种的人家,他趁天黑偷偷在地里帮助耕种。事后人家前来表示感谢,冯道却不承认是自己做的。
如此高洁的品行,在五代那样的乱世,十分难得。
但是,由于经常委身事敌,数易其主,冯道也被后世的人所诟病,许多人认为他不守臣节,是个大大的奸贼。司马光评价他是“奸臣之尤”,《旧五代史》讽刺他,“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况于再三者哉!”
骂的最激烈的当属欧阳修。为了严厉地批判冯道,大文豪甚至杜撰故事,立图树立一个所谓的正面典型来俯视冯道。故事梗概大体是:一位官员的遗孀带着孩子到开封郊外的旅馆投宿,店主不肯,妇人不走,店主就拉住她的手将她拖走。妇人仰天大哭,说“作为女人,我要守节,这只手不能随便让人拉,更不能玷污了自己的名节。”于是“咔擦”一声,把自己的手剁了。
多么迂腐而又荒唐的剧情。欧阳修生活在政治清明的盛世,又狗屎运般赶上了厚待读书士人的宋朝,于是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用“忠臣必不事二主”来道德审判古人。其实,欧阳修本人也未必有他说的那样高大上,从他在朝廷党争中所采用的下作手段,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叫“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而冯道还是为老百姓做过一点实事的。在他的主持下,大规模地刊印典籍,不仅在当时促进了印刷术的发展,更在乱世中为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时刻,冯道保护百姓也不含糊。契丹灭晋后,耶律德光进入开封,志德意满地问冯道,“这满城百姓,何人救得?”冯道说:“就是佛祖在世也救不了,但是陛下比佛祖能力强,只有陛下能救苍生!”耶律德光很受用,断了屠城念头。呜呼!冯道用阿谀奉承拯救了满城百姓,却换来自己名声的污名化,以一人之骂名而救苍生,壮哉!
冯道的一生,忠于自己的本心,因此他能有高洁的品行,忠于天下苍生,因此能舍弃自己的名声,而作为一个身在乱世、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他不忠于那些不靠谱的君主,习惯于亡国丧君,终于存活了下来。这是十分需要智慧的,也大概只有冯道这样的智者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