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心得
我国的语文教育可分为传统的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本文仅选取现代语文教育,并和对外汉语教育进行对比。通过研究它们的差异,消除把两种教育本质等同的错误认识,使得两种教育相互借鉴,有效促进语文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
我国的语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育都是以汉语作为教学,他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很多人认为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没有什么差别,对于这种误差,只有在语文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差异分析中才能澄清。笔者认为进行语文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研究,不仅分析了二者的不同,同时,两种教育相互借鉴成功的做法改进彼此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层面进行差异分析,主要包括学科体系,教学主体,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二者的不同,以增强研究的说服力。
一、语文教育概述
(一)什么是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是什么,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温儒敏先生曾在答《语文建设》杂志记者的提问时说:“所谓语文就是母语学习的课程,母语是内在人的精神世界和思维习惯,母语学习是语文的核心,从这个内核往外辐射,诸如语言,文学,文字,文化等等方面。”[1]1980年,叶圣陶先生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再次强调:语文教育是“语文”和“教育”的综合,它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语言是语文这一事物最根本,其支配,决定作用和制约作用的构成要素,是语文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所研究的核心课题是语文教学。[2]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本质,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现状和发展
我国当前的语文教育主要存在:第一,偏向应试教育。在现代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教育完全沦为应试的工具,学生不在关心自己知识的创造性发展,而是更多考虑升学率的问题,使得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在这种体制下逐渐消失;第三,学科僵化。语文课是一门灵活生动的说话课,但是目前语言只被看做读书,读文字,不注重语言表达,语文教育变成了文人教育,好多学生写得一手好文章,练习说话却一个字也吐露不出来。
面对当前的语文教育现状,首先要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承担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责任。其次,应试教育应该被提倡,但是绝不能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最重要的是,语言应被作为一门动态语言教育,让语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之上。
二、对外汉语教育概述
(一)什么是对外汉语教育
刘询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中称其对外汉语教育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2]对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习者对汉语一无所知,从未接触。因此,他们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交际。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对本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对外汉语教育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我国国内而言,教学的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因此制约了我国的办学规模,导致个高校接受留学生的能力比较有限。这些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教学设施,住宿餐饮,生活娱乐等。第二,大部分外国学校把汉语作为选修科目,周课时较少,学生接受汉语情况不一,又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训练,许多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较低。第三,教材质量不高,很多教材没有针对性,创新性。
针对目前的情况,对外汉语教学要想进一步提高,首先我国需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汉语的独特魅力,加强国际交流,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完善教学实施;努力提高教材质量。通过两种语言教育的研究概述,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主要培养人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语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