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1、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也就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2、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
3、“应该去做”摆在眼前,却不断扯出“不能做的理由”,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继而难以获得幸福。
4、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有所发展。
5、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6、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7、推荐阅读《柏拉图对话篇》。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1、自卑、低估自己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2、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3、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鼓励”。
4、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想要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1、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一个人,感觉字节集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
2、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3、“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1、劣等感的意思就是价值更少的“感觉”。也就是说,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
2、155厘米的身高并不是“劣等性”,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3、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4、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
5、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1、人为了摆脱无力的状态,继而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2、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
3、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自卑情结。
4、自卑情结原表示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如俄狄浦斯情结(百度:亦译恋母情结)指一种对同性父母亲的反常对抗心理。
5、“自卑感”与“自卑情结”具体有什么不同?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如“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
6、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1、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
2、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的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
3、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优越情结”。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
4、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5、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6、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是正相反的,但实际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举一个关于自夸的复杂实例。这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
7、“你无法了解/体会我的心情。”
弱势具有特权。
谁都无法完全理解痛苦的当事人的心情。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1、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
2、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3、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4、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5、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