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
■贺昊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为了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该意见在此前鼓励试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全国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可以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通,在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也让医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获得更多收益。但到目前为止,各地进行多点执业登记的医生数量并不多,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谁叫好?谁又不叫座呢?显然,指的都是医师。也就是说,医师们一方面都认为多点执业对自身来说是件好事,另一方面又都踯躅不前,不敢尝试。为什么?医师不自由是关键。
工作量太大不自由。能多点执业、其他医疗机构愿意接收多点执业、社会希望其多点执业的,一般是高等级知名大型公立医院中的骨干医生、高年资医生或专家,这些医院本就门庭若市,本就“看病难”,除了一些名气很大的国内知名专家大多不在一线外,这些医师在本院也是奋战在一线的骨干,基本已满负荷。想让这些优质医疗资源流出去,对医师本人来言,也是无力脱身。
身份限制不自由。目前医疗资源富裕的是公立医院、高等级医院,稀缺的是民营医院、低等级医院。而在高等级的公立医院内,有资格多点执业的人肯定是体制内的人,亦即是占有编制的,医院不能随意清退开除个人,也无法随意流动,医师要多点执业必须经本院同意才行,而这几乎成了一扇“玻璃门”,看似通透实则很难开启。
前途理想不自由。有些人认为只有离开体制才能实现理想,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医师的真正前途与自己所在的高等级知名大型公立医院息息相关。谁都知道平台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不自由。医疗服务不是一位医师独自可以完成的,必须依靠团队。因此,让这些已经适应某个团队的医师们冒着风险去适应其他未知的团队,的确有些不情愿,毕竟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疗责任风险的规避还没有清晰完善的措施,不想去冒风险。
文化氛围、管理环境不自由。医师都希望专注于医疗技术,服务患者,但只要有团队,就一定要去适应文化氛围和管理环境,包括与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的协调等,这些看似与医师的个人能力无关,但实质又与医师提供的医疗服务关系密切,这都要求医师花时间去调整。无疑,这也是一种妨碍。
这些“不自由”的存在,使得多点执业政策由于没有清除医师身上的包袱,无法真正催动医师走进多点执业的大门。要实现医疗资源下沉,尤其是医师们主动去基层,恐怕还需更深入的变革,降低医师选择的机会成本,比如废除所谓编制,让医师变得真正自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