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日本人为什么成功?》2006/6/23
日本为什么强盛?
日本人有什么过人之处?
就我的观察,关键在八个字──精益求精、确保品质。
这八个字在我们中国人的习性里面,几乎看不到。所以当中国人对上日本人,即使我们地大物博、人口占有绝对优势,结果却是屡战屡败。
什么叫精益求精?
好,还要更好!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尝试突破。
能够精益求精的人,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不管这工作是多么低贱、细微、不重要,都要热爱。如果不热爱,怎么可能投入心力精益求精?
我在波士顿大学读书的时候,学校有一个年轻的女清洁工,外形长得不错,经常拿著拖把在走廊拖地。我当时觉得奇怪──这种条件的女人怎么会是清洁工?再从她落落大方的举止,我认为她并不以身为清洁工为耻。看到她,我今生第一次体会“职业本无贵贱”这句话的真义。
我在网路上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美国著名的悄悄话专栏记者辛迪.亚当,她想专访柯林顿总统的夫人希拉蕊。经过多番努力,终于敲定,希拉蕊同意在出席纽约曼哈顿大学讲演以后,跟辛迪谈一个小时。采访的地点就选在曼哈顿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有百年历史,庄重传统、古色古香。
那天辛迪先到了,一个人坐在大厅等候。到了时间希拉蕊还没来,她如坐针毡,悄悄地把手机拿出来,打个电话追问一下。
没想到守门的老先生看见了,直接走过来,不客气地质问:“夫人,你在干什么?”
辛迪说:“我跟柯林顿夫人有个约会。”
老先生说:“这个俱乐部里不准使用手机,请你出去。”
说完,老先生就走了,辛迪也收起了手机,但是为了等第一夫人,她没走。
没多久第一夫人来了,辛迪和她在大厅高谈阔论,附近还有好几个总统府的高级助理。
几分钟以后老先生又来了,看见这个女人没走,没理会第一夫人在场,直接说道:“你刚才的行为是不被容许的,你们必须离开。”
结果呢?
柯林顿夫人说“咱们走”,然后乖乖地拉著辛迪出去。
试想一下中国的社会,哪个守门的服务员胆敢对“第一夫人”说“不”?但是许多外国人只问自己的工作与职责,管他是皇亲国戚或达官贵人,统统都得遵守规定。
忠于工作,就是热爱工作的表现。
因为热爱,所以无时无刻不在思索“如何更好”?
试看日本拉面,简简单单的一碗面,经过多少的研究改良?比如说面条的粗细、用什么食材、煮多久、要不要用冰水浸过、配什么汤头、汤头用什么材料炖多久、上面铺什么配料……,每一样都经过精心设计、反复尝试、不断找缺点。相对于中国社会几百年不变的“祖传秘方”,我们能不惭愧?
如今在台湾请人吃美国牛排、法国鹅肝、义大利Pasta……,全没日本料理来得可口、高级。曾几何时,那个“清、淡、寡”,总感觉吃不饱的日本鸟食,在日本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下,已发展成全世界最高级的菜色。
有机会看看日本“料理东西军”、“生活一级棒”、“挑战冠军王”、“电视冠军王”之类的节目,看日本人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除了精益求精,日本人第二项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确保品质。
退休六年来我到世界各地旅游,无论走到哪,只要看到日本人开的日本料理店,就可以放心地进去吃,因为他们不会乱开价,什么菜色做到什么等级,都有一定的水准。
日本有个电视节目,几位来宾蒙上眼睛品尝各种食品,比赛谁猜得快、猜得准。这节目表面上看起来是来宾厉害,竟然吃几口蛋糕、面包、点心……,就猜得出是哪一家店卖的哪一种产品。其实,仔细想想,真的是来宾厉害吗?
你家附近的那家面店,可能你吃了几十年,哪天你闭著眼睛吃几口,就能辨别出是那一家的产品?
明白了吗?真正厉害的是店家,因为它品质恒定,客人浅尝一口就能辨别出是他们的什么产品。倘若没有持之以恒的品质管制,如何做得到?
中国社会,同一家餐厅点同一道菜,往往要赌上一点运气,前一次吃得可能赞不绝口,下一次吃得却火冒三丈。究其原因,可能是厨师不一样,也可能是厨师的心情不一样。
不知精益求精,就是不思进取;无法确保品质,主要在不能持之以恒。任何一个团体不具备这两项条件,即使不被市场洮汰,也只是在勉强混日子。
日本人的成功,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