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简单的问题已经困扰我三年了,但现在,我或许可以替以前的自己回答它了。
还记得三年前,表哥从他的书柜中拿出一本看起来翻了很多遍的皱巴巴的《三体》送给我,让我好好的把这本书看完。而当时的我一心忙着游戏玩乐,哪有什么心情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直到开学后几个月,实在是被期末的复习整得无聊透顶,于是每个中午都会为了打发时间来看这本皱巴巴的书,开始只是抱着催眠打发时间的心去看这本书,谁能想到竟如此的有趣,如此的引人入胜,如此的惊心动魄,以至于我每天晚上都会借着宿舍对面教学楼射灯的微弱光线,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它,后来更是发展到每晚不看几页就夜不能寐。不出一周,一本三百页余页的书就这样看完了。读完后我仍意犹未尽,买来三体2与3也迅速的读完了。可能也是之前没有太多阅读经历的原因,这三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久久不能消散,它就像一坛悠长的老酒,让人回味无穷,看了还想看。当老师让我给同学们推荐并说说我为什么喜欢上科幻时,我不能准确的回答只能模模糊糊的说个人物与各种科学幻想 让人无法自拔。而现在我觉得我会有更好的回答。
三年后的现在,在我阅读了那一本皱巴巴的三体后,又像一个没喝够酒的酒鬼一样,如饥似渴的去寻找各种长篇短篇科幻小说,科幻电视剧来看,可是除了一本《球状闪电》和一部《神秘博士》,好像都找不回当初第一次翻开三体的那一种直击心灵的震撼了,直到几个月前的那个下午,期待许久的《基地三部曲》终于到了,拆封之后我又近乎疯狂的开始阅读了起来,以至于在学校那几周每晚都几乎熬夜到半夜12点才依依不舍的放下书睡觉(别学我)在我这么疯狂的阅读下,三本近1000页的基地系列就这样被我读完了,读完后我我感到的第一感觉居然是有一丝恐惧,似乎我在读这三本书的过程中一步步,自己慢慢走向了阿西莫夫所设下的陷阱,我们就如同书中被心理史学所操控的“基地人”直到最后也没有发现“心理史学家”们的圈套。就一直活在他们所设立的“乌托邦”中“幸福”的生活着,不禁令人脊背发凉。但在这恐惧之后更大的是触及灵魂的震撼与对市长和“心理史学家”的敬佩与对阿西莫夫深深的人文关怀的敬佩。
而在我写下这几段文字时,我的答案已经悄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为什么喜欢科幻
因为它满足了现代人对于未来的想象
因为它是一种对未来分支的有序排列
因为它可以通过艺术表现担忧与反思
因为它展现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可能
因为我想看见理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