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期末作业要求把自己放入人类学视野中的当代社会,清醒判断,做一份职业规划。“不打算做学术,不需要建立宏大的知识体系; 让学科渗进你的思维,活在你身上。社会不需要那么多人类学家,但需要有人类学思维方式的个体。”
人类学无特定职业取向,绝大多数人不会成为人类学家。离开学校,走入各行业,需要的不是具体理论,而是对社会、时代、和自己的理解。规划包括三个内容:时代与社会,这是政治经济学派;自己(状态及理想),是诠释学派;结合二者,设计策略,调动资源,在社会中实现理想,实践学派。
继续读,想想能否承受人类学的代价?不被理解,博士道路越走越窄,书读多了更显得无知。现在感兴趣的领域是真心想做的吗?大家纷纷实习,你是否惊慌 ...
职业规划敲响了生活警钟。人生赢家Anita分享她几十年的职业经历,学生看到自己溺在了日常琐碎中,想着作业什么时候交、今天怎么安排时间等,从未长远规划,更无暇思量自己与时代社会的关系 ...学校是假象,让人记得专业,忘了社会。规划要求接触业界人士,打破幻想。人不能一直活在象牙塔,要感受社会压力与学科竞争。
想做公务员的,可能身边最多的在职人士就是公务员,生在体制内,长在体制内,饭桌上吃体制的怪谈,出行走体制的便利。是被体制裹挟的自然选择。
没有这套原生资源的,查找资料、观察访谈后,看到公务员遭遇的资源等级差异、文化符号暴力、以及结构和权力的不平等。从人类学的人情味背后嗅出丝丝缕缕的真实血味,既对公务员感到一丝悲凉惧怕,也不得不鼓起勇气。
给学生看上届毕业生写的人类学培养和就业的民族志报告《纠结的爱》,被学生戏称为“9万字的劝退书”。学生丧了大半学期,在朋友圈哀嚎“文义为什么要给我们看这么血淋淋的文字!”万能的朋友圈也在流传,万恶的文化人类学期末作业是给自己的劝退书。
罪恶让人思考宇宙人生,怀疑为什么选择人文社科而不是实用技术专业,更让人焦虑,想活得糊涂点。面对世界的残酷,睡着的人才不会痛苦。
当然,劝退也是积极的。有人兴冲冲查阅资料、访谈咨询,看到现实和想象的巨大差距,原先找到的方向既不是想要的,也无法由自己性格、条件支撑。规划劝退了想象。
劝退让人看到人类学更多是顶层设计,但真没那么多人到顶层。贵族学科需要贵族企业,如何才能进入?我们探讨社会趋势、人心走向,握着财富的源头,却用不起来。
或者,寻找中下层应用才是关键。可惜,大学四年,学生没学到特定谋生技能,却多了些理念和情怀,是幸运还是灾难?得关注国商的培养模式,“为工作而学习”。
最后一次课是“自由出入人类学”,给自己一份情怀,并为情怀配上技能。学人类学,看到社会运转,记住规则,记得人心。
也许,离人生赢家太远,我们只想回家,可内心隐隐作痛,渴望搏出一番天地。也许,瑟缩在舒适区,我们进入体制安逸度日,当初选人类学是因为怯懦,想躲在冷门学科思考人生...
回不了头了。学过人类学,忘不了“野蛮生长的力量”和“小时候的理想”,要回到人的无限可塑性,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人生。爱折腾,必然多走弯路,未必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