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看不见世界,靠肢体和一颗明镜般的心感知外界,他们认为,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
一个走过几十年光阴的老人,在岁月的磨练中,对世界充满恐慌与猜疑 ,他们相信,眼前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或许,这个世界并不完美,甚至充满残缺,盲人渴望光明,却畏惧那份光明;老人历经沧桑,最终却不愿相信自己。而我,更愿意相信,我们看到的,都是真的
让生活变得简单一点。
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本来就负重前行,带着沉重的期盼和责任,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在奔跑,累了,就想停下来喘口气。记得有部不知名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位事业有成的老总,在忙碌无休止的工作之后,感到异常的疲惫,他决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放下工作,放下责任,关掉手机,带着单反,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那里,他被当地人的无忧无虑所感染,住进了一户人家,在1个月时间里,他带着相机游走于山水之间,和一群小朋友乐在其中,与这家人相识、相知,感受一份质朴。期间,虽然被当地人骗了好几次,但他从来没有恼怒,反而心有所悟。影片的最后,主人公乘车离开之际,说了一句话“记住这里,记住这里的一切欢愉”。攀龙附凤的时代,所谓的资本家经常嘲笑农民,觉得他们一生没有目标,没有想法,没有辨别力,但他们身上的那份洒脱,那份活在当下的自在是这群土豪所不能拥有的。我们感慨压力和辛苦之余,其实是把生活想复杂了。
卸掉心灵的那道枷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关了窗,心灵也就上了锁。离开父母的那天,他们谆谆教导,社会复杂,要多小心。问候长辈,他们时常挂在嘴边,外面很乱,要多小心。于是,我们带着一份小心翼翼上路,把自己裹得跟刺猬一般,工作中如履薄冰,生活中紧紧张张,我们不用眼睛看世界,而是靠老辈的记忆去闯世界,慢慢的,我们感觉疲惫、倦意,感觉到人生无常,才发现,初心不在。把心上了锁,眼前的世界都会格格不入,我在里面,世界在外面,晚清闭关锁国,禁止输入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模式,最终亡国殃民。心上了枷锁,就是一个人的闭关锁国,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什么理所当然,岁月静好,有的恰似一份包容和一份担当,我们不接纳世界,世界也会一把把你推开,生活的精彩从来都是在历练中得以延续的,我们愿扒开心灵的那道篱笆,种上一整院的生机,走进生活,感受它的美与芬芳。
一双辨别是非的慧眼。
我们在不相信眼睛的同时,又在大肆的鼓噪眼见为实的理念,这其实是一种矛盾,矛盾的背后,是人性的一种纠结,中国人历来信奉哲学的观点看人待物,即万事万物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所以我们具备德国人一样的谨慎品质,但却缺乏美国人的那份自由洒脱。一个人在生活中历练几十年,却越来越没有看明白的勇气,反而是愈加的畏首畏尾,这其实也算是人生的一种倒退。今天我,在整个世界都学习圆滑之道的同时,那份独有的方正就成了一种美德。人,从众可以活下去,却难活上来,同样的,心灵和眼睛相连,我们不相信眼见为实,恰恰就是内心的一种纠结,人性的一处柔弱。我们都不是大师兄,有一双辨别妖魔的火眼金睛,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出发,给眼睛一个机会,一份信任,在生活中磨练一双属于自己的火眼金睛。
这世界的美好,大多都来的简单,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困扰,影响了判断,让我们成了生活中的“盲人”,抱残守缺的度过每一天。内心的强大是一剂良方,唯有保持一份最好的清明,走进生活,相信我们的眼睛,相信眼前的一切,我们的生活反而会变得简单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