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厂,又称为工厂审核或供应商审核,是指对工厂的质量体系及合规水平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这一活动在中国的出口企业中已经普及,尤其是纺织、服装、玩具、日用品、电子和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几乎成为必须满足的条件。验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客户判定工厂的能力,甄别合适的供应商,从而有利于风险控制和可持续发展。
验厂一般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人权验厂:
官方称为社会责任验厂,也有人通称COC验厂。
主要关注企业在劳工标准、工人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合规性。
分为企业社会责任验厂和客户方标准验厂。前者如SEDEX、BSCI、WRAP、SA8000等通用标准验厂,后者如迪斯尼、Macys、Kohls等买家自己的标准验厂。
审核内容通常包括现场环境(如消防通道、灭火器材、急救药箱等)、各类证件(如营业执照、设备年审合格证等)、工资工时合规性,以及员工访谈等。
二、质量验厂(技术验厂):
以某采购商的品质标准对工厂进行审核。
基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但标准往往不是“通用标准”,而是根据采购商的具体要求而定。
审核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能力评估、产品质量检验、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原材料和零部件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
相对于社会责任验厂,质量验厂出现的频率可能较低,但审核难度并不小,需要工厂在各个环节都做好充分准备。
三、反恐验厂:
从美国911事件之后逐渐兴起。
主要关注供应链安全,确保供应链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安全,防止恐怖分子的渗入。
常见的反恐验厂标准有C-TPAT、GSV、SCS等。
审核内容可能包括程序安全、信息处理、存取监控、人员安全、教育训练、申报舱单程序、运输安全等方面。
综上所述,验厂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不同类型的验厂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审核标准,但共同的目标都是确保工厂在质量、社会责任、反恐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从而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供应链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