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名师品《桃花源记》

  昨天我们来到深圳中心书城,在南区书城二楼聆听了名师品《桃花源记》,感受盛世人眼中桃花源的魅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桃花源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给人们留下仙境一般的印象,这是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桃花源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这个幻想中的桃花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

        现在人读桃花源记,多能从中获得心灵的静,摆脱生活中的浮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其实感觉自己的设计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没有明确的目标贯穿其中,没有主要的活动能撑起课堂,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
    谈西_阅读 5,623评论 1 7
  • 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末期---南宋初期 晋太元1中,武陵人2捕鱼为业3。缘4溪行5,忘路之远近6。忽逢7桃花林...
    唯一念想阅读 1,251评论 1 2
  • 旅行当中最蛋疼的事情可能就是一手拿着地图,同时又带着相机等其它物件手忙脚乱的时刻了。Xing 可以让你出游的过程变...
    01067e53c4ae阅读 321评论 0 2
  • 抬起头,似曾相识的,月亮又圆了,于我便是最幸福的时刻。 这良夜,年年月月,我与你对望到几时? 没有你...
    皎皎者何污阅读 262评论 0 3
  • 万一它存在于我的每一处 如四十五度就能杀死癌细胞 但我不能存在于火中 构成于人的必然不是纯粹的元素 所以我也不能化...
    青铜梧桐阅读 1,431评论 16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