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米的书多了,但这一本是小米官方渠道自主在销售,由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主创的书籍,从内部视角出发,具有很强的写实色彩,可以让我们相对深入的对小米这家企业的发展过程及未来有更多感性的认识。
雷军的做序,阐述了他创办小米的背景和想法,2010在财富自由的“无聊”中,突然想做点有追求,有梦想的事情。站得高的人,总是看得更远,从智能手机作为切入口,绕开BAT三座大山,通过投资孵化77家小米生态链企业,布局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创建独有的小米模式。希望未来小米可以像鲶鱼一样,颠覆中国制造业。雷军说,小米模式的本质就是效率。
这里给大家普及下雷布斯的几个理论:
1.风口理论:创业,就是要做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风口站对了,猪也可以飞起来。
2.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3.互联网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
小米的这本书,为什么不叫小米传说或者创业记呢,因为他们认为,小米模式是在商业战场中,一步步打造出来的,是真金白银打出来的商业经验,不是回忆录,所以叫做战地笔记。
小米模式的成功取决于其有先进的商业模式和优秀强大的产品。
小米生态谈的就是小米模式发展的内在商务逻辑和基本商业理念,整个看下来感受很直接:接地气。
小米生态链的自我定义是一个基于企业生态的智能硬件孵化器。注意,是孵化器,不是投资公司。这里面小米生态链的原则:
1.对生态链企业投资不控股
2.对生态链输出小米产品方法论,价值观,全方位支持,包括产品设计,品牌背书,渠道和营销支持等。
3.生态链企业独立,自主研发,销售自有品牌。不依附小米生长。
上篇:生态篇
一.小米生态链的搭建逻辑:
1. 布局IoT,围绕小米手机打造圈层:手机周边产品--智能硬件--生活耗材。
2.重视产品和技术,由工程师组成投资团队,只找价值观一致的高执行力团队。
3.建立合理机制,帮忙不添乱,集体决策,生态赋能企业。
二.打造小米竹林生态,互为根基
1.竹林生态泛集团概念:单点突破,根系发达,自我新陈代谢。
2.利益一致,互为价值放大器。全方位支持:品牌,供应链,渠道,投融资,输出小米产品方法论等。
3.生态链企业,互帮互助,抱团打仗,并保持微妙竞争。
小米与生态链企业的关系,形象比喻:竹林效应,五角大楼与特种部队,航母与舰队。
三.小米生态链实践中的思考
1.军事理论做商业(商业输赢要钱,军事输赢要命)
小站练兵:跨向新领域时,与其改造旧部,不如体系外建全新团队,从零开始,开创新局面。
特种部队:精准打击,单兵作战高效,目标明确。如小米手环,小米空气净化器。
蒙古军团:不轻易出战,首站即决战,无军饷制度,最大化激励。
2.保持速度和先锋性
保持小米品牌热度,提供销售流水支撑,加大小米想象空间。
3.看透事物本质
找到本原逻辑,做最大市场有取舍,效率效率效率,去除中间环节,前店后厂电商模式,布局线下高坪效
4.保持逆境心态,危机感,吃亏历练。
利润低,我们踏实,利润高,反倒不踏实。
5.找最好的人才。一个出色人才,能顶50人,最好的人本身就有很强的驱动力,专业敬业不傲慢
“抢银行模式”:高手云集,降维打击,跨界合作,梦幻组合。杀鸡用牛刀。
6.专注自身,坚定内心。
7.回归商业本质:效率。商战竞争:团队,品牌,产品,供应链,渠道,用户,资本,社会影响力等多个维度。
四.生态链的未来,战略意义
电商演进路径:自由市场式电商-百货商场式电商-品牌电商-遥控器电商。
物联网两阶段:一连接,二智能化。生态的特征:独立生命体多,生命体之间互相依赖,生命体可自我繁衍,即共生,互生,再生。
小米生态已形成,未来方向清晰,更有确定性,未来版图已初成。
下篇:产品篇
一.消费趋势变化
1.未来十年大消费时代到来:从炫耀性消费到轻奢主义消费,从追求价格到追求品质高,从购买商品向购买服务转变,从满足物质消费到满足精神消费的迁移。
2.蚂蚁市场突破空间大。蚂蚁市场特点:大量廉价商品,优质商品价格过高,要么贵,要么差。
3.中产消费红利期,品质消费到来,理性消费,只为品质买单。
二.精准产品定义
1.满足80%用户的80%需求,做最大市场,聚焦核心功能,守正出奇。
2.解决行业痛点,做下一代产品,做精品。高质量产品提高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少做,做精,对标世界最好产品。高效率来解决产品成本问题,拒绝暴利,不赚快钱。多做元产品,衍生生态。
产品痛点三层次:
1.产品级痛点,指的是用户使用产品时碰到的问题,或是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的情况。
2.产业级痛点,指的是产业普遍存在的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
3.社会级痛点,即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空气质量。
三.追求设计的最优解
合理最大化,设计考虑技术匹配,可靠性与美学匹配,与使用场景等匹配;极简,少即是多,可做可不做的,一定不做,极简有度;自然不突兀;性冷淡里带点儿骚;不自嗨,不炫技;干掉说明书,用最自然的方式使用产品。
四.关乎品质,不妥协。
产品品质生命线。死磕细节,真材实料,用最好的材料,给客户惊喜;表里如一,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把内测引入硬件研发;品控前置,从设计到交付,贯穿始终。
雷军说,真正懂小米,要15年,或许,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