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的三种副型是自我保存、社会和一对一型。他们的购物习惯都多有不同。
自保型的人购物一般是按计划来,该买什么就去浏览什么,也往往也会有购物清单。而且购买的东西一般都是吃喝住用的。美食和生活必需品占有大部分的份额。此外,不动产投资、保险、收藏、或购买具有投资价值的物品对他们都有吸引力。商场里打折的标签对他们来说特别有吸引力,他们也容易囤积那些“用得上”的东西,例如卫生纸、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出于自我内心深处的匮乏感,自保类型的人往往会囤积过度。在意“拥有”而不是自己“需要或喜欢”。
有位大姐家境富裕,丈夫是某大型国企高层,经常出国。可是当他买回漂亮的高脚杯,却不愿意和妻子说真正的价钱。因为她会唠叨好久,没用的东西花那么多钱干嘛?她自己在保险公司任职,收入很高,可是家里用的水杯却是80年代买药品送的花花绿绿的廉价玻璃杯,和满室的红木家具一点都不搭。我问她为什么买红木家具?她说因为“可以保值”。再问她为什么不换套高档玻璃杯,她说这些都可以用,没必要换啊。
我还有个同学父亲也是自保类型。原来热衷于买房子,还真的买着了性价比非常高的房子。可是后来就开始瞎折腾了,因为是在一楼,往外扩建厨房,还要建阳光房,女儿怎么阻拦也拦不住,尽管家里就老两口,就是想要扩大面积。最终被邻居举报,被强制要求拆掉违建,恢复原样。后来,他又琢磨着买家具,先是买了个大会议桌,说是5折酬宾价,可以买回来打乒乓球;后来又买回一张大桌子,据说又是特价,可是哪儿也搁不下了。
我们小区还有一位大娘,住着豪宅,却每天在垃圾箱里捡可以回收的废品回家。子女根本阻拦不住,而我也看到好多次她因为把垃圾箱里的东西扔的到处都是,被环卫服务人员追着责怪。
自保的人买东西,不是看自己喜不喜欢,而是看“这件便宜的东西能不能将就用上”。所以经常家里就变成了各种过时物品的仓库。关键就算过期了也不舍得扔,所以储物间冰箱里常常堆满了各种“过期看上去还能吃或还能用的东西”。这种还好,最讨厌的是那种人,他们有时候会把自己用不上吃不了的东西都塞给亲近的人,还逼着人家一定要用或者是吃。自己承受不了扔东西的愧疚感,就想甩锅给别人。
而且他们往往买吃的舍得,买衣服一类的东西就特别抠门了。俗话说,吃进肚里的不浪费,其他的可就不能乱花钱了。我一个好朋友就和老公因为购物观不同一直斗争。他可以买200元的螃蟹回来吃,却不准老婆买200元的衣服,说自己一双50元从早市买回来的鞋可以穿十年。当老婆想出去吃顿西餐,庆祝一下结婚纪念日,他又反对。并且说餐饮利润都在100%以上,为什么要把钱花在这些华而不实的上面?自己买回来自己做,省不少钱还实惠。
所以现在流行的断舍离,对于自保型的人来说极为痛苦。哪样也舍不得扔,哪样也舍不得断。但也有走到另一个极端的,因为讨厌自己被物欲控制,成了家徒四壁的清心寡欲者。
当然自保类型的人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说节俭,爱惜物品,物尽其用,环境保护等。如果能够发挥这些优点,同时放下对物品拥有的执着,能够拥有内心的富足感和安全感,那么自保类型的人就会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