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也不是突然变坏的。在孩子有父母不能接受的行为之前,他的很多行为已经在向我们呼救,只是父母并不了解这种行为背后所包含的意义。今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些案例中孩子行为所代表的心理状态。
孩子常常依偎在妈妈身边:
这种举动是一种失去勇气和在学校遭受挫折的表现。
孩子为家人做饭:
孩子有合作感的一种表现。
孩子以婴儿的方式来说话:
他渴望得到宠爱,他认为从模仿婴儿的举动中可以得到好处。
他惧怕黑暗:
被溺爱孩子的一种常见表现。
他吃东西特别讲究:
他很渴望别人关注他,即使在吃饭的时候也是这样。
他和别的孩子打架;他把自己的玩具带到学校去。
他不适应学校规则,他在学校经常挑战学校规则。他是希望制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学校。
他口算不好。
他在社会意识及与之相配的逻辑方面存在欠缺。
他的算术很差。
他是个被溺爱的孩子,这是他在学校最大的困难,因为算术所涉及的是社会逻辑,而被溺爱的孩子恰恰缺乏这种社会逻辑。
他老忘记老师的作业,丢三落四。
他在学校遇到了某些挫折,学校生活过的并不如意。
他对自己的哥哥/姐姐不服气,有时还会和哥哥/姐姐发生激烈的争斗。
对他来说,哥哥/姐姐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哥哥/姐姐可能是个好孩子,他和哥哥/姐姐竞争的唯一手段就是尽量表现出坏的一面。
他从来没有取得过好成绩;
对他来说,学校并不适合。他对学校生活缺乏准备。进入学校可以测试他的合作能力,但过去父母没有对他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对孩子来说,最能培养这种合作精神的人是妈妈。
他只喜欢和比自己年幼的孩子交往。
孩子愿意与比自己更小的孩子交往,其目的是想让一切对他来说变得更容易掌控一些,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希望自己成为年幼者的领袖。
他会欺负自己年幼的弟弟。
他希望成为领袖,而弟弟不顺从他,他就欺负弟弟。他是一个爱自吹自擂的人,并流露出优越感。然而实际上,他所流露出的是一种优越情结。从这种优越情结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备受自卑感的困惑,由于别人对他的评价太高了,当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时,他便会因为失败而低估自己。而正因为他对自己的低估,导致他不得不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补偿,这种方式就是自吹自擂。欺负弟弟是掩饰他自己弱点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