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喜欢痛苦,但活着就躲不开痛苦:被冷落、被否定、工作卡壳、钱不够花……我们痛苦,本质是内心的需求没被满足。
比痛苦本身更重要的是你怎么应对。是本能反应还是理性选择?
一、本能反应:
(短期舒服,长期有害)
1. 压抑:
“我不在乎!”(比如被伴侣忽视,心里难受却说没事,结果憋出内伤)
2. 认命合理化:
“老板骂我是为我好”(比如被欺负还自我安慰,问题永远不会解决)
3. 攻击甩锅:
“都是你的错!”(比如项目失败就骂同事,结果关系破裂问题还在)
4. 讨好认怂:
“我错了!你说怎么改?”(比如无底线迎合发脾气的人,丧失自我尊严)
二、成熟策略:两步实现利益最大化
把痛苦当信号,暂停本能,启动好奇。
第一步:暂停60秒!
下次感到痛苦时深呼吸10次,或者心里默数60秒,或者起身去倒杯水。
告诉自己:“别急着炸毛/认怂/装死!先停一下。”
第二步:问自己两个问题
1. 我此刻真正需要什么?
比如,伴侣不接电话让你抓狂,你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安全感”或“被重视的感觉”。
2. “做什么能真正满足这个需求?”
一致性表达: 等对方方便时平静说:“你不接电话时我挺担心的,下次忙的话能不能提前告诉我一声?”
自我安抚:去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比如跑步、看剧,转移注意力。
自我探索:想想“为什么他/她不接电话我这么焦虑?是不是我太依赖了?”
三、心智成熟:把痛苦当成长燃料
心智成熟的人:对痛苦感到好奇 → “这痛苦想告诉我什么?我能从中学到啥?”
当然,当你能量极低时,允许自己先用熟悉的逃避方式缓一缓,这是必要的自我保护。等有点力气了,再练习“暂停+好奇”。
痛苦是人生的岔路口:
选择逃避 → 留在老路上,问题不断轮回。
选择好奇 → 切换新轨道,走向主动成长。
本能反应常常让我们陷入困境,试试用理性选择长期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式。
你的每一次选择,都决定了接下来一段路的风景和方向。
美好祝福
今日封面
胡晓会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学习者 着重于自我成长的心理学爱好者 2025.6.24坚持分享第2053+147天
说明:记录生活,发现美好,分享所得,注重心理学知识传播与应用。文中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