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记忆比较早的,童年基本上四岁起的事情就都有所印象。这正好也是一个很好的点,曾经读过的书都能有一个清晰的记忆,不仅仅是内容还有当时的情境。清晰的记得在1984年,听过了父亲讲故事《西游记》,也听了孙敬修爷爷讲《西游记》。等不及每天一更,就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西游记》的书,那么那个时候拿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西游记》,我还是没有实力读下来的,但是这一套《西游记》的连环画确实我看了好多好多年,以至于书页间的连接多次中断,粘补了好多次,到后来再学韦编三绝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了解,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我一直认为连环画应该是这个样子,大家看看配图就知道了,是一个长条的一条书,而并不是一本装订书的样子。你说他是书吧?更像我们看到的佛家一些经文的样子,以至于八六版《西游记》里面唐僧的经书被吹飞的时候,我忍不住去看看我自己的书箱,是不是丢的是我的?这样的形式应该是说的很原始的了,拿起来非常的方便携带,非常的爽。我记得从四岁起,这一套《西游记》不停的翻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每一个环节,每一副画面,每一个情节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这个系列一共是20本,可惜当年去买到整套连环画的概率,和我们现在大家要去凑一套连续的QQ号是一样的难,因为书出版和发行的地区都不一样,所以一套书你买到的可能先是3、4,然后是1、2,大多时候5、6就没有啦,那个时候每周最少跑一次去都要先去新华书店,各种各样的书摊都要去看,可惜跑了那么多地方,也只是得到了这几本而已。不过好在经典的猴王出世、大闹天宫、五行山、黑风山、三打白骨精、三盗芭蕉扇、取经归来都是有的,这个基本上来说我应该算是买的比较全的了。但是这种连环画,有一个坏处,就是它只写自己是第几本,而不去写它这个整体的目录,所以我只能知道我有的是什么,但是不能知道我缺的是什么?我们的人生也需要一个目录,就像我现在在做的这件事情。因为如果你没有目录的话,很多年之后你会记得你还有什么,但是你会忘掉你错过了些什么。
这套西游记的绘画大家可以看看图,可以看出来,主要还是以戏曲的造型为原型,整体的人物造型很传神,但是对于实际上真正这个形象走入你的思维世界,会有一个很大的尬点,因为他从了一种戏剧化到二次元,再到你的脑子里面,整体的形象都是抽象再抽象。那么这个时候,在你的思维世界里面形成一个相对于实在的一个形象就不是特别容易。包括八六版的《西游记》,那么其中很多人物仔细看来还是戏曲的形象,而并不是一种纯生活性的东西,其实最终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但是如果你需要生活的有艺术气息的话,还是要办有办法把艺术拿回到生活里面。
好了,关于这第一本书就说这些吧。大家可以多欣赏欣赏图象,穿越了34年把他们带给大家,希望有朋友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