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的一部剧叫做《完美关系》,该剧以公关传媒公司解决各种各样的公关危机为题材,角度十分新颖,然而剧情逻辑禁不住推敲,演员演技也差强人意。之所以追,不是因为剧有多好,而是因为槽点太多,边看边吐槽,也算是乐趣之一。况且,这部剧还能带给我一些疑问和思考,也算是它区别与一般偶像剧的独特之处吧。
困惑之一:道德和职业道德哪一个更重要?
电视剧里塑造了一个三观奇正、品德高尚、利益面前毫不动摇、使劲得罪客户、宁可不赚钱也要对得起良心、恨不得永远站在客户对立面的传播公司总裁——女主江达琳。
男主卫哲,行业内顶级危机公关专家,他制定了他的职业准则——卫哲法则,中心思想就是:遇事不判断对错、一切以客户利益为上。这个法则让他得到了业内的认可,收获了成功和金钱,然而他却因为内心矛盾导致患上了焦虑症。
男主卫哲患上焦虑症的根源,在于他一直遵循的卫哲法则和道德良心之间的矛盾,让他无所适从。保证客户利益,是职业道德的需求,但是为客户谋求利益的同时,势必会伤害其他人的利益,这种伤害在某些时刻估计是有违道德良知的。在遵从道德还是职业道德的选择上,卫哲在行动上捍卫了后者,但在心灵深处,却备受折磨。
这让我想起来律师这个行业,为犯罪嫌疑人辩护的律师,估计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好在有《律师法》为其保驾护航,规定了律师的责任和义务,让律师在道德和职业道德之间找到了平衡。
卫哲在没遇见女主之前,找不到平衡,他自己定下的卫哲法则,不是真正的法律法规,不足以让他确认自己的做法是对还是错。
遇见女主之后,卫哲推翻了自己的卫哲法则,和女主一起双剑合璧,创造出一招必杀技,那就是坚决地劝说看起来心狠手辣的客户放弃利益,最后让各个客户拜倒在他们的善良之下,心甘情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客户花了几百上千万让他们摆平其他人,他们心安理得地拿着钱,摆平了客户。一次次的圆满结果,终于让男主治好了焦虑症,两人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这剧情,我除了感叹一声,这世界好人真多,有钱的好人更多外,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整个剧披着社会公共关系教程的外衣,内核其实还是傻白甜成就一切的浪漫偶像情结。试问,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完美结局吗?
或者,由于这部剧就是要宣传正能量,所以编剧和导演只能选择放弃真实。再或者,编剧和导演大概也没有办法解决道德和职业道德相互冲突的矛盾,所以,只好让客户转身投诚,认同了男女主的道德理念,加入正义、善良的大旗之下,将冲突化为乌有,将矛盾掩盖消弭。即使在这样的完美结局中,我依旧疑惑,一个专门和客户作对的公关团队,生意真的会像剧中那般风声水起吗?
困惑之二:个人道德和团队利益相冲突时,如何取舍?
女主江达琳的身份是一个公关公司的总裁,这个公司不是她一个人的,还有其他的合伙人。每次当女主发现客户的需求并不正义,无法符合她的道德良知时,她都坚定地选择了放弃公司利益,每每气得其他合伙人七窍生烟。剧中人不能理解她,连观众也不喜欢她,傻白甜、白莲花,这类称呼在弹幕里络绎不绝,一时间江达琳成了史上最不讨喜的女主。
她做错了吗?追寻事情的是非对错,错了吗?忠于自己的良知,错了吗?似乎都没错,如果她的坚持,只是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我想绝不会有这么多人无法认同她。
可是,她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时,牺牲了团队中其他人的利益,那些人是和她一起并肩战斗的队友,他们为了公司的发展殚精竭虑,她在他们背后捅了一刀。
因这一刀以正义之名,所以他们流了血,都没法喊冤。
当然,电视剧里最终并没有让女主的公司垮掉,而是让他们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于是合伙人们心心相印、友谊长存。这个美好的故事仿佛在告诉我们,当你做了忠于良心的事,你不会有任何牺牲,只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可是现实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如果一切这么容易,就不会有个词叫做“两难”。
困惑之三:尊严和利益哪一个更重要?
剧中有一个关于职场性骚扰的案例,女职员郑琦被上司骚扰,在男女主的帮助下,郑琦揭发了上司,并将此事发展成网上的热门事件。而性骚扰的始作俑者,面对这件事的态度却是:拿钱摆平。女主坚决不同意这样的处理,她的要求是对方承认错误,公开道歉;而受害人郑琦,与女主不同,她只想得到赔偿款。
道歉换回的是尊严,赔偿款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尊严和利益如果不能兼得,要尊严还是要利益?
女主从来不曾想过,郑琦想要的是赔偿款,因为对女主而言,尊严胜过一切。这和女主的生活环境脱离不开,她从小家庭环境优越,长大了出国留学,典型的富二代。不缺钱的人,你能用钱去买她的尊严吗?
郑琦不一样,小职员一个,失业就没了收入,母亲还患重病等钱治疗,对她而言,一句道歉真能解决她的生活难题吗?
郑琦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赔偿款去的,只不过,打着为女性尊严讨回公道的旗号,可是大多数人大概都能理解她的选择,因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可能,谁不愿意像女主一样,不为钱而折腰呢?
可是,放弃尊严选择利益,真的就是正确的吗?
现在社会,人们在面对这种纠结时,对选择利益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宽容,从前人们所敬佩的“骨气”,仿佛被消磨殆尽。曾经电视剧里,穷苦的妈妈会对儿子说:“我们虽然穷,但我们要有志气。”反观现在,志气也好、骨气也好,都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如金钱实实在在。如果郑琦真的只求一句道歉,我想大概会有很多人觉得她傻吧。
当然,除了困惑,这部剧也让我悟到了一些东西。
领悟之一:身心合一的人不痛苦。
患有焦虑症的卫哲曾经是痛苦的,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内心并不认同。勇往直前的江达琳不痛苦,因为她始终遵循忠于内心的良知这个原则做人做事。
推而广之,我想,真正的“大丈夫”大概不会痛苦,因为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内心坚定,知行合一;真正的坏人大概也不痛苦,因为他们的道德标准低下,所以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内心不会被折磨;真正痛苦的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明知什么叫节操高尚,却又容易被利益诱惑;明知该坚守道德良知,却总是忍不住随波逐流;明明对英雄心向往之,关键时刻却舍不得牺牲自己。
领悟之二:实力相当才能在爱情里获得尊重
剧里除了表现男女主的爱情外,还有几个支线的爱情故事,其中着墨较多的有两个,一是事业有成的女强人斯黛拉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叶东烈,二是飞扬集团的大中华区总经理薛义和网络主播邦尼。这两对的爱情全部以失败告终。
第一对,是典型的女强男弱姐弟恋,他们之间虽然互生好感,可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问题,却不是一般的多。别人质疑的眼光,相互无法融入的朋友圈,由于年龄、阅历而带来的思想差距,分手其实是必然的结局。
第二对,是世俗意义上的完美搭配,男的有钱、有趣、有品位,女的年轻、漂亮、又上进,更重要的是,薛义懂得站在邦尼的角度,体会她的内心,懂得让她没有负担的接收关爱、懂得在关键时刻给她保护。一切都很完美,除了到最后发现薛义有家室。
仔细想想,他们的问题都在于:实力不相当。
如果叶东烈足够有实力,而不是一味的依赖斯黛拉,斯黛拉就不会果断的离开;如果邦尼足够有实力,甚至有能让薛义付出代价的本事,薛义就不敢明目张胆的招惹。前一对因为实力不相当而结束,后一对因为实力不相当而开始。
为一部电视剧码这么多字,真是头一次,或许是因为我觉得非常遗憾,这个题材完全可以用更写实的角度深挖,体现人性的矛盾和人生的意义,然而,这部《完美关系》打造的仅仅是一个漏洞百出的童话而已。
其实,又有哪一个成年人不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