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小玲姑娘
昨天浏览空间动态,看到了一段视频,一直想下载保存下来,无奈作者设置了权限,所以只能把画面留在记忆深处,然后用文字来与你分享了。
视频很短,只有五分钟左右,镜头之间的切换和减缩,使得呈现出的内容格外的精彩。
视频结构是以采访对话形式展开的。
第一对接受采访的情侣,属于活泼开朗类型。两人是在北京上大学期间恋爱的,女孩的父母希望女孩毕业后回湖南工作,男孩的家人希望男孩毕业后回福建工作。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离家近一点呢,爸爸妈妈不求你大富大贵但求你能时常回家看看,平平安安一辈子。所以,家长的这种观点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眼看着距离毕业就剩短短的三十几天了,毕业后该怎么办呢?突然想到一个作者的一篇文章《大学里你我都迷茫》。采访中男孩说:“毕业了,我也不知道我们俩会怎么样,希望我们不要分手”. 女孩说:“像我们这种在异地生活的人,要是没有一方妥协的话,在一起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在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去品读他们复杂的表情和值得让人深思的言语时,镜头已经切换掉了。
第二个接受采访的对象是一个已经分手了的女孩。女孩皮肤特别好,眉目之间乍眼一看都属于那种热爱生活的类型。她对着镜头哭了,她说:“其实,我是非常在乎你的”。说完这句话,女孩就已经泣不成声了。
我还来不及思考她和男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镜头又切换掉了。
第三对接受采访的已经结婚了。男孩说:“人一快到了三十岁左右,就想放弃一些东西去努力的拼搏、去奔跑,仿佛只有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在事业中有所成就,这种想法,尤其是男人,都曾有过。但其实你这样做的话,可能会失去更多。你拥有了房子、车子、金钱等等,但是你当时那份单纯的、走心的感情却再也找不回来了。那个时候你才会知道什么可贵,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最后只能成为记忆”。男孩意味深长的说完了这段话。
女孩回忆说:“那个时候,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不到三千块钱,当时租住在城中村,房租押一付一,剩下不到八百块钱了,那段时间几乎是靠喝白粥过日子的,而且夏季真的是室内温度达到了四十多摄氏度了,现在贴钱让我们回去住,我们也绝对不愿意。当时我家人是完全不同意我和他在一起的。但是那段日子坚持过来了,一切就会慢慢变好的,我们的宝宝今年已经四岁了”。
视频到这里也就接近尾声了,我点击重复播放了三遍,当时真的特别想大哭一场。你说我矫情也好做作也罢,我就是被这段视频感动了,我哭的不仅仅是视频里的故事,还有我自己的青春啊!
我们努力的用条条框框勾勒着未来的另一半,然后剩下的时间要么自怨自艾,要么寻寻觅觅。
世界那么大,能遇见不容易,为什么在一起了,就走不到最后呢?
我们在最美的时光里遇见了彼此,怎么就到了毕业时要说分手呢?
有人说,毕业季是两人爱情的小三,而且这个小三特别顽固,每年都有。
可事实不是这样的,要我说啊,还是你们爱的不够深!
说什么要自由,要回到属于自己的城市,说什么为了一展宏图,要顾全大局,不能儿女情长。这些统统都是借口!你们在一起的时候,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荷尔蒙在作怪,难道仅仅只是因为生理需求吗?你肯定会告诉我不是这样的,那你们怎么会因为一个毕业季就分道扬镳了呢?
我们都想要牵了手就不分手的爱情,可是却对自己的另一半百般苛刻,这只能称之为自私的爱情,你最爱的还是你自己。真正的爱情是愿意用完美的眼光去看待不完美的爱人。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说什么毕业季等于分手季,不觉得太牵强了吗?
那么多的人都能忍受得了各个方面的压力,他们不是都挺过来了吗?所以,每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再坚持一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若爱,请深爱;
毕业季,我们约定不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