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生活的年头不算长,17岁到北京读大学,33岁和先生决定离开北京,一共16年。
北京有多好,可能说上几天都说不完。最重要的是,我们把最美好最有活力的青春时光留在了北京。
但是,最终,我们选择了离开。
我为什么离开北京
这个念头的萌生大概在2011年
彼时和K哥还处在家中没有小朋友的“单身幸福期”,只要是周末或节假日有时间,都会尽量安排郊游出行。北京的交通拥堵是出了名的。
有几次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
我家住在西南五环,有一次周末计划好要去京郊东北云蒙山,基本路线是五环上京承高速,大概100来公里。周六早上7点多钟出发。大概在中午十一点左右,我们还堵在五环京通快速路附近,大概三四个小时,行进了20公里。最关键的是,没有出口可以下五环路。后来一路挪到了东四环出口,才勉强出来,只能就近去了一趟798,装了一回艺术人,吃了一顿“那家小馆”,然后灰溜溜的回程了。回程也是一路狂堵。傍晚到家时,两个人都灰头土脸,精疲力尽了。
很长时间以后,我们想起那次出行,还戏称是“五环一日游”。
那时候,每天上班也都是路上一个多小时,遇到特别堵车,2、3个小时也不稀奇。K的单位远,他主要开车;我则公交要三倒,坐地铁也要三倒。疲惫不堪,是每天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我想,这样的经历,在北京生活的年轻人肯定不陌生,每天那些在地铁里的“生无可恋”脸,都是我的“同伴”。
北京给了我们梦想,给了我们机会,同时也剥夺了我们的时间和能量。
我们就曾聊到过,如果以后有机会,要找一个环境好的地方生活和工作。
看似痛苦其实决绝的决定过程
2013年,我怀了嘉宝。K因为机缘巧合,需要到云南工作一段时间。
我和家人留守北京。
我还记得2014年的那个冬天,几乎每天都在雾霾中度过。大概是在1月份左右,有整整两周时间,每天都看不见太阳,白天的能见度就好像黄昏的阴天一样,不禁让人产生一种‘世界末日’的错觉。那时候,判断今天天气污染程度,就是从自己家的窗户望出去,能不能看见楼下的小学校升国旗。
帝都从“首堵”变成“雾都”和“鬼城”。上班时,大家都在研究哪种型号的防雾霾口罩有效。在网上,空气净化器价格翻倍,断货;N95口罩断货。再后来,工会也开始给大家发口罩了。
我到云南工作以后,将这段经历讲给昆明的同事听,他们说,你说的也太夸张了吧,怎么可能?!
自己没有宝宝的时候,还常安慰自己,大家都在这个城市生活这么多年了,虽然雾霾,但是也不太愿意离开,用我妈当时的话说,人家都能过,为什么你们不能过?
有了孩子以后,孩子很小,雾霾很糟糕,我几乎不怎么让他出门。一方面担心孩子的身体受到侵害,一方面又因为不能让孩子更多的亲近大自然而懊恼。
K每次回京,都会很明显的咽喉肿痛,咳嗽。
我们天天关注各种关于雾霾治理的消息,国家有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工厂也搬迁了,汽车也限购限行了……可是,正如历史所演示的那样,工业化进程所伴随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需要牺牲几代人的健康,要花费几代人的心血才能真正的得到治理和改善。我们愿不愿意牺牲孩子的健康?
2014年开始,全家人开始频繁地考虑和商量离开北京。
举家搬迁并非易事。
我们放弃的,不仅仅是工作、在北京已经有的房子、车子和熟悉的生活环境,我们还放弃了已经建立了十几年的社交生活。还有,那些看不见的但可能存在的发展机会。
然后,去哪里呢?
回东北老家?去沿海城市?还是……
云南的山水和人,给了我下决心的勇气
K在云南生活工作了1年多,感觉到昆明十分宜居。每次回京,都会聊到云南的自然环境。我们两个都产生了要不试着去昆明生活的想法。
好吧。那就去试一下。
天!直到现在,我仍然很难形容见到昆明这透蓝的天空,大朵的白云,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时的激动心情。
每天可以骑自行车愉快地上班;可以和同事在长长的午休时间出去活动、逛街;可以走路去图书馆借阅图书;可以在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孩子的变化更是明显,原来的“小宅男”变成了“一个不爱回家的人”,结实了、长壮了、开朗了,会说“和妈妈一起出来玩,实在太开心了!”
我也不再是苦瓜脸,郁闷心。
真的生活在这样好的环境中,我在北京所担心的搬迁带来的种种困难,甚至是我还能否顺利就业等问题,都似乎不那么难以克服。
我会很高兴甚至有些小得意地对朋友说,我在昆明。
大自然是神奇的造物主。
它给予了我们生命,也修复了我们受损的身心。
我们得到了滋养,得到了能量,也得到了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对生活的爱。
好吧!我们要离开北京。
好吧!我们已经踏上了离开之路。
美丽新生活,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