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八月十五中秋节,又要一波走亲戚。
亲戚多,周一到周五要上班,所以要提前计划。
大姑三姑四姑家要去,二姑已经不在好多年了,大姨四姨五姨小姨家要去,三姨在外地。虽然离得都不太远,但一家家串下来,也很费时间。
这周日虽然还不到八月,但我已经开始行动了。第一站先去五姨家,五姨刚刚去世有半月时间,她又因为身体不适住了几天医院,我要先去看看。
怕直接给五姨打电话她不让去,去时先给小姨打个电话,保证她在家,上午十点多,我就买了几样东西,四个现成的菜,直奔五姨家。
谁知到了家门口,铁将军把门,一打电话才知道她和女儿小羽去了小羽二姑家。十一点多,二姑家已经备好了饭菜,不能回来了,五姨让我先去小姨家,她们吃了饭也去小姨家。
走到半路,接到大姑的电话,问我星期没有,有没有去看望父亲?正好大姑还没有做饭,就又去了大姑家。
八十四岁的大姑独自住在一个小院子里,每天读《圣经》,做祷告,想有个人来陪她聊聊天说说话。
取开买的四个菜,摆在小饭桌上,大姑熬了小米粥,我俩边吃边聊。
大姑很健谈,每次我来,我们俩都聊很多,我爷爷奶奶,大姑父,之前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自己是怎样信奉基督耶稣的……
陪伴了大姑近十年的狗狗大黄就卧在她脚边,做她的保护神。
其实每一次来大姑这儿,礼品不重要,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能说说话聊聊天。
还在和大姑相谈甚欢,五姨打来电话,说她和小羽已经到了小姨家,让我去。
为了不浪费时间,我又在小姨家店铺附近的安琪超市买了四样礼品,这又走了一家亲戚。
到了小姨家,小姨正在洗葡萄,又切了哈密瓜,聊了一会,小羽让我带她去一个朋友那里点雀子,姨夫和小姨开始张罗晚上的饭菜。
点雀子回来,小姨熬好了八宝粥,姨夫买了好多菜,小姨夫打电话让我父亲和老王过来吃饭,谁知小妹刚好给我打电话,她又带着外甥女小雨也来了。
刚开始觉得人不多,谁知一会十来个人了,围了满满一桌子,大家边吃边聊,很有节日的氛围。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不走亲戚,不来往,好像生疏了很多。多年来,我一直在中秋节和春节去姑家姨家舅家走亲戚,虽然繁琐,但也已经习惯了。
今天走了两家,下周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