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1:阿图·葛文德 《最好的告别》
2015年末的时候,豆瓣一如既往的推出了一整年的好书书单,其中有一本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
早些时候,我从琼瑶以及各种言情小说中走出来的时候,我就有些意愿准备开始读一些稍微偏向社会问题的书籍。这本书像一个契机。去年暑假我在学校准备考研事宜,一天早上接到三姑和堂姐打来的电话,说是已经在来学校的路上,让我立刻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电话里堂姐语调很平稳,但是我隐隐感觉到了话里不稳的情绪。
奶奶去世了。
家里大姑二姑哭作一团,小姑眼眶红红一直闭口不语。客厅里坐满了人,骑了四十分钟电动车从西区赶过来的小叔,闻讯赶来的建民叔,满头白发的四爷爷…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心情,甚至有点想佯装抬一下嘴角,发现自己的脸凝重的根本动不了。
大姑父和妈妈买了寿衣回来。
奶奶躺在床上,身体还温热着。众人帮她穿衣服,可是胳膊已经僵硬的无法弯曲。
一群人喊着:“姥姥,我们穿衣服了”,“娘,伸伸胳膊我们穿衣服了”……话未落,奶奶的衣服竟然就穿进去了,一屋子人有泣不成声的,有闷声不言的,还有一直嚎啕大哭,最后一直呜咽不停的大姑……
我实在看不下去,又挤不进去、插不上手便转身去了别屋。
葬礼在大伯家举行。
选好了下葬的日子,但是还不能立刻举行,晚上我们轮流在灵堂守灵。
小时候一听到谁家有人去世,我就害怕。不知是不是因为有说法说人死后会变成鬼魂在家附近徘徊好久。
这是第一次,我亲近的人去世,我亲眼看到,晚上守夜,我摸着冰冷的玉棺,眼泪流个不停。一切都恍若不是真实的世界,
下葬前几天,每天都有很多来吊唁的人。天南地北,戴一朵白花,吃一顿流水席就匆匆离去。
奶奶娘家的人来的时候,按惯例,爸爸和大伯要去村外接,见面先要作揖磕头才能接人。
我从没见过父亲如此。我端了一碗饭给父亲,他没有说话,坐在里屋,饭没吃下去泪却一直流。
下葬那天早上,大伯和爸爸要去村里一家一家磕头,然后才能下葬。
我第一次体会到哭到站不起来的感觉。一有人来,弟弟,表弟,还有表哥堂哥就要跪在围帐里面。我和表妹,姐姐站在外面哭到无法停住。奏哀乐,然后是一片哀嚎。
回来后,我做了大概做了一周的梦,心绪才慢慢平静下来。梦的内容大抵是和奶奶有关。我不断想起这么些年发生过的事情,奶奶的音容笑貌。不管她生前和任何人之间有多少摩擦,在她去世那一天,所有人都不再计较奶所有奶奶的大过错、小错误。
我想起一句话,长辈们用自己的生命让我们学会原谅和宽恕。一辈子教我们的人,就算大字不识一个,直到去世了都是在让我们明白逝者已矣,珍惜现在。
对于人生、死亡这些问题,我从来不敢细想,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无解的循环中。但是思想的运动,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结合我身边的老人,思考我身边的人,尤其我的爸爸妈妈姑姑他们这一代人。
对于他们,现阶段,我们能够给予的究竟是什么?他们真正想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阿图葛文德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大的医疗改革环境下写的这部作品,这其中不乏与我国国情完全不同的实际情况:社会体制、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对于生存和养老的看法、以及各种各样的各方观点和几乎不尽相同的医疗体制。
在中国,我们经常提到的词就是“养老”,认为老了之后就应该“养”。由子女养,由社会养,由国家养。事实情况是,人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养老院也越来越多,但是在这其中养老问题的仅仅是简单粗暴的由“养老院”这个简单粗暴的盈利性组织(暂且称为组织吧,我还没想到能用什么词来形容)来简单粗暴的应对。我说的是应对,不是解决。因为,目前我们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美好社会的时候,更多人将注意力投在了资本积累,而不是更好的生活在当下。至少我的父辈是这样。他们对于自己人生有种约定俗成的既成的惯例感。思想上缺乏的个体独立的认知而自己的一生就围绕着孩子,丧失了自己对于生活更高的追求。以至于晚年的时候,很多老人过于依赖子女,但是由于生活习惯等等的不同,又无法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最后就是一群没有什么爱好的老人或者离开子女自己就没有生活的父母,要么别扭的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直到去世。要么就是独自住进了养老院,在看护像对待病人般照料他们的同时日日盼着子女的到来。
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在国家、社会、养老机构、看护人员这方面,将老人看做独立的个体,在我们暂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养老院形式改革的时候,先把老人当做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人,他们可能只是行动不便、头脑不太清楚了、言语有点迟钝了,但是,他们仍旧是为这个社会、为自己的孩子辛劳付出过的、值得称赞的人。他们不是病人,请不要把他们当做病人来管束和看护。
从我们自己这方面,我经常跟我的父母讲,希望他们有自己生活的乐趣。我很庆幸,把我和弟弟刨除在外的时候,他们能够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出门散步、养鱼养花。我也在努力,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在家的附近开一家小店,让父母能够帮忙打理,我跟妈妈说了我的想法后,她非常兴奋,觉得能够参与我的工作,自己有了很大的作用。
我很庆幸看到我们这代人,尤其我身边的同龄人,几乎都和我是同样的生活状态。
外表上不拘小节,几乎是想做什么就去做,"就走的旅行"和”想看看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了生活的常态,因为我总觉得因为我们接触到了更多新的、开放的讯息,我们的思想真的开放了、变得更加自由了,而不是一味地守着脚下的土地。
但是这其中我担忧的问题就是后劲。因为现时的充实,后劲的积攒可能会不足,但是我也相信看的见的更多之后,慢慢带着而来的应该是我们更多地成长,对于以后,对于人生更多的新的想法和活法。
Book2:鹫尾鸢也 《编辑力》
半个多月以前的一个周四,我接了一个面试通知,买了周六晚上的火车票,身上揣着仅剩的压岁钱就来了北京。在南礼士路面试,顺着地铁站沿线在五棵松找了个便宜的家庭旅馆,住了一夜周一就去面试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一点不紧张。周日早上到了到了提前找好的住的地方,但是中午之后才能住,跟老板打了个电话问能不能暂放下行李,老板一脸没睡醒:“你过了中午再来吧!”就把电话给我挂了。这正月里零下几度的北京,北风吹得我人都要飞了,我正愁拉着行李去哪呆一上午,老板又打来了电话,“你过来吧,我等下下去接你!”我看那老板的手机号地河南信阳,瞬间体会到了“老乡见老乡”那种感觉,当然我并没有泪汪汪哈哈哈。
除了要带的一些材料,我没有未面试准备任何东西,甚至,连自我介绍都没有准备。。。。结果周一过去了,半个小时笔试胡写海写一番,然后,然后就结束了。
我在微博发了个定位,“我在北京…”,结果不一会儿,老胡,我初中同学兼高中死党就给我发来了微信。问我,你要不要来我这住?我说,好哇!然后面完试就拉着行李去她那了。
后来她跟我说,我当时就是跟你客气客气,没想到你立马就答应了。我说,我可一点都不想跟你客气。
她问我说,我当时要是没联系你,你准备面完试住哪去?我说,我都想好了,颐和园附近一个青旅,我都已经定了3天房了,你一说我立马就退了。老胡说,你这个不要脸的。我说,要不是你,老子都准备去文艺一把住个青旅试试,旁边离清华北大也近,说不定我还能考上研究僧呢。老胡立马一句,我呸,你去文艺吧,别住我这了……
掰扯了这么多句,其实我是想说工作来着。嗯,工作。
研究僧没考上,分数我查了,但是只要谁问我考咋样的我都说我没查。额,这个问题以后有机会再细说…
我本科会计,但是大学四年(哦,现在还是第四年没毕业呢∩_∩)连会计证都没考过,我自己对这也没什么兴趣。准备考研那会儿,我还想过去做人资,一条是从人资专员开始做,但是查了之后发现人资还是要考证……另一条就是猎头,从最基层的researcher开始做,结果面了俩郑州的公司,一个没信了,另一个我去公司面试的时候就觉得这公司太压抑了,面完当然是录了,但是我当然也是没去……
后来考研结束后,把开题写完差不多2月份了,我开始投简历。有意识的开始了解出版编辑这个行业。
我一次又一次想到这么些年读书过程中的兴奋和眼泪,我的感觉就是,就是它了。
然后就上网搜专业相关的书籍,我买了第一本编辑相关的书,就是这本鹫尾鸢也得《编辑力》。
之前潜伏在知乎看了一大堆关于编辑这个职业的回答,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远没有这本书系统。但是学术类专业性强而趣味性低的书我一向是不爱读的,所以大学期间成绩自然也就不太好。但是这本书里有我真心实意想要了解的东西,所以我还是逼着自己看了,只可惜断断续续至今没有看完。
不过在看这本书和逐渐了解编辑这个工作的时候,我也渐渐认识到了一些事。不管是任何领域的人,取得一定成就,在做类似于分享经验,或者写出经验出书的这个过程中,分享出来的东西总会让人感觉没有那么的接地气。
说明白点就是,我们这些行进在逆水中的人,更想看到成功的人是如何跨过之前一次次的绊脚石的,在经历的过程中,他们究竟是如何一点点幡然醒悟,如何一点点提升自己、增固自己的。
成功学的畅销书已经太多,就像是心灵鸡汤一样已经到了喝不完倒掉的局面。
我曾经看过一个非常小的场景。一个努力学习的女孩坐在台下聆听考入名校的师兄的经验,而当这个女孩像当年那个师兄一样坐在台上分享自己的经验的时候,发现不知该说些什么。在那一瞬间,她明白了自己当时觉得师兄不愿意分享经验,到了自己身上才发现这时的自己已经不知该说些什么,更不知该如何对着台下期盼的眼神。
因此,大师们在讲述自己成功的经历的时候,我总有种大师们在云中,我在地上的雾里的感觉。
这之间究竟有没有可解呢?希望现在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的我,如果以后成了别人口中的成功人士再来解吧!
一二月份因为工作以及各种各样的原因,暂且读了这些书。
100本书的计划其实今年一开始就开始了,但是我总觉得这个开始需要一个仪式,今天敲下这么多字就是个盛大的仪式了。
现在我在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做实习编辑,那就意味着我以后仍要看更多的书。
前天三八妇女节,我买了书送给自己当做三八妇女节礼物。这是离开父母真的自己在外面工作了,勒紧裤腰带的生活,第一次送自己礼物。
希望自己愿望成真,也希望100本书能够继续读下去,以后读越来越多的书,写出我真正想要写的东西。
— 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