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想象每个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块土地,那里种植着你的秘密,有你最深切的喜怒哀乐。那个角落有一个迷你版的你在为你耕耘,会和你对话,会告诉你这些关于你的积累,告诉你时不时的坏天气,总之你们是最无话不谈的。因为他都知道,那些你不能或者不肯与世界分享的小秘密。
年幼的时候最爱幻想自己的未来,我要做个机器人,可以在家门前的大马路上带我去兜风;我想找个小山头去住着,因为我可以种着小菜园,我可以这样简单的生活。外婆的菜园是我那时候最爱逛的地方,我会好奇那颗菜上的小虫是怎么把叶子吃得那么大的一个洞,会想知道怎么这些菜浇了水就能长这么大,妈妈总是让我吃饭也没有让我长得那么快呀!我好奇怎么这个菜是圆的,那个菜是竖着长的,为什么地瓜是埋在地下长的……我好奇这个世界原本的样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带着一种想象去感受身边的种种。我没有去放眼世界的梦想,我所希望的是理解那些不能被解读的简单。这是我在初中时给自己的定位,我心里一直记着一句话:万物皆有灵。那时我还能常听见自己跟自己心里的对话。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我发现仅仅是去想象是不够的,我终究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渐渐的,自己也害怕那种被人不理解的心情,一开始自己觉得无所谓后来却十分希望有人认同。大概是那个时候吧,我跟那个可以说话的自己开始渐渐疏远,她知道我所有的想要,自己却再不愿意去认同她。我越来越不仔细听她的独白,去找自己认为的优秀,定义自己该做的事,那些事情里开始夹杂着一些自己为是的判断,我觉得该做,即使不喜欢。
高中的时候,这种思想几乎根深蒂固。分科的时候我选了自己不喜欢的理科,放弃自己擅长的文科,我立志做一名医生,可以上手术台的那种。天知道,我连鸡都不敢杀,走夜路都总觉得会有鬼魅出现,动作也不干脆利落,出了状况就手忙脚乱,那些莫名其妙的勇气和胡乱的使命感让我迷了路。现在一看,我对那些将来可能成为我的病人的人缺失了一种真正的责任感。那个立志不是出于热爱,只不过是那是头脑发热的产物。我也想过日后努力追赶,让自己有成为医生的资格,可是这个世界不是凭着口号就可以的,我没有由衷的热情也没有擅长的方式。那些所谓的激情和使命感也在那些分数的打击中慢慢消磨殆尽,我终究还是不愿意深入了解它们。有一次理科转文科的机会,我也终究放弃了,我害怕不能进重点班,害怕之后的一蹶不振。
高考结束,我意料之中地没有发挥好。我还是学不会怎么跟那些氧化物,细胞,加速度达成一致,也没有完美转变一匹黑马杀出重围。我也付出过了,只是无用功居多。我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有跟迷你版说过话了,尝试找过她,她好像还在,只是我的声音她似乎很难听见了。她的很多东西,我也感受不到了。
所幸最后还是进入了一所大学,进入了一个自己不了解但是名字看上去很顺眼的专业。你看这好像是一场历史的重演,的确刚开始有很长一段时间很迷茫,没有好好利用,后来我在这个专业遇到了很欣赏的老师,他们讲课的时候我有很多的想法。后来渐渐对这个专业有了自己的规划,我想日后工作要从事相关的专业,我想把自己的所学结合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那样我走过的迷茫才会有出路。我知道出路不止这一条,可是这是我内心最认同的方式。过去的某一天,我第二次考会计从业的证失败,第一科出成绩的时候,我就想放弃。但是我仍旧不甘心,因为我这么长时间的准备都该被认真对待。在那段时间里,我想了很多,我认清自己不是因为渴望这个证书而是我怕自己日后竞争会惨败。考完出来的时候,我很轻松,我跟爸妈打了电话,跟朋友们谈心,我知道自己以后不会因此而潦倒。我会因为自己即将有个新烤箱而忘记这场考试的不愉快。我想那个烤箱才是我心底最想开出的话吧。
明年准备复习考研,朋友说让我不要太贪心,什么证都想要。我想也是,不过是太害怕自己输不起,我以为那个迷你版的菜园会遇上暴雨其实那恰恰是晴天。我想去喜欢的人的故乡,那个人跟我说要相信奇迹。
那个迷你版的你需要你,那些在心底开出的花的香气也会慢慢透过你的身体散发出来的。调整好你心里的天气,找到你要种植的植被,也可以有一天花开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