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来,开始写

在《写作这回事》中,斯蒂芬·金写到:曾经有些时候,写作对于我来说好比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动,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此书的第二部分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中写成的。正如我们小时候常说的那样,是我拼着老命写出来的。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有时候它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

被这段文字打动,我也重新开始审视我为什么要写作。

记录和重现。

为了记住和讲述记忆中重现的日子,而写作就是做好的记录方式。前两天在写《年糕》这篇文章时,刚开始只是记得做年糕大致需要哪些步骤,当真正提笔开写的时候,写着写着很多往年的细节和趣事都从脑袋里跑了出来,跃然纸上。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记录却可以帮助我们重播。

梳理和整理。

知识的积累是需要梳理的。没动笔前,大都是人觉得有很多话题可以写。一旦开始写,两到三周下来,又会觉得没什么可写。这是因为之前的积累乱如麻似的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写作,会把这些积累重新梳理,分门别类,在我们的大脑中建一棵知识框架树。

人的思维也是需要梳理的。写作就是帮我在思维的高度、深度、广度和温度进行挖掘并整合。高度,就是立意要高立足点要高。深度,就是要有专业知识去深挖。广度,就像兴趣要广泛一样,各行各业都有了解,即使是八卦也能从四度来考量。常梳理自己的思维,我就不再是一只井底的小青蛙。

人生更需要用写作来整理。它将会让我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写作会带来无限的可能。回想学生年代,自己并不喜欢写作,作文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或者考试,只能算是一种交付。写作,可以跟自己对话,无拘无束,在文字里肆意人生。

表达和共享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在现实的生活中,其实都会追求一种分享的状态,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我们会从分享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而写作,正是这样的一种方式。一句话、一段文字、一本书、一部电影等等,会在我们的心里产生共鸣,这就有了表达和分享的欲望,写作刚好帮我们去实现这样的愿望。

学习和积累

写作是个输出过程。输出倒逼输入,写作促使我们重视平时的积累。一是材料的积累,包括阅读、听取和生活体验。二是语言的积累,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学习语言的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库。三是写法的积累,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BM给了一个快速入手的方法——拆解范文。


当然,我也期望有一天写作可以变现。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不妨坐下来,提起笔,开始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