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不乏痴情之人,“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诗可谓是真实写照。而有“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帝王,也有一些痴情的,“三千宠爱在一身”,偏偏只喜欢一个。
有这么一位皇帝,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能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不但能给予作为帝王所拥有的一切,还能真正做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最后思念成疾,英年早逝。
这位皇帝就是上一篇文章介绍的那位,当众藐视他爷爷宋武帝刘裕为“乡下老农”的南朝宋孝武帝刘骏。
先人不可不敬,否则后果很严重,上天要惩罚。刘骏的报应来得太快了,说完这大逆不道的话没多久,大明六年四月,他最心爱的女人殷淑仪便因病死去了。
注意了!“淑仪”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后宫的女官名,同级别的还有八人,共同称为“九嫔”,嫔上面还有妃子,妃子上面还有贵妃、皇后。如此算来,殷淑仪在后宫仅仅处于第四等的位置,照理来说,是在不受重视的人群之列。
但感情的事儿,有时候真是说不清楚,让人匪夷所思。喜欢一个人,未必是最漂亮妖娆的那位,也未必是出身最高贵的那位。就像这个刘骏,后宫这么多女人,他单单喜欢一个地位不高的嫔。
心爱的女人死去,刘骏伤心的肝胆俱裂、寻死觅活,简直如丧考妣,不对!这不孝的家伙,爹妈死了他也不会这么哀痛。
古人做事非常讲究礼法,逾制可是要受到舆论谴责,何况是皇帝!但刘骏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完全不管这些了。
追封殷淑仪为贵妃也就罢了,竟敢逾制出葬,越办越离谱。特批使用辒辌车,载奉灵柩。辒辌车可不是寻常之物,它是只有皇帝才可以享用的豪华卧车,许多权臣都梦寐以求而不得。
送葬人员不论是公卿百官,还是嫔御六宫,全部要素服举哀,比皇后发丧还要烜赫。试问这情景让皇后娘娘作何感想?
为了心爱的女人,刘骏是真拼啊!完全不按礼法规制来办,将所有的舆论谴责抛诸脑后。
这场特殊葬礼只是作为帝王所能给予的,但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刘骏对殷淑仪的爱远不止此。
当刘骏站在皇城的城门口,目送送葬队伍远去时,想到自己心爱的人永远无法再相见,悲痛不能自已。于是让大才子执事中谢庄,做哀文一篇。
当谢庄将哀文写完呈上,刘骏才读几行就潸然泪下,悲从中来。读完后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哀伤之情,于是自己亲自动手写一篇。但刘骏自己文采不如谢庄,写出来的自然比不上谢庄,所以就把谢庄的那篇哀文颁发出去,同时下令刻在石碑上放在墓中。
当这篇哀文颁发出去后,想不到成为都城内的一篇超级爆文,人们争相传阅。由于需求量大,竟然使纸墨都涨价了,“洛阳纸贵”的故事于此相比都相形见绌。
老百姓很可能关注的不是谢庄的文采,而是出于对殷淑仪的好奇。那年代,深居后宫的妃嫔们,老百姓谁也没见过。既然皇帝能为一个嫔举办超级豪华葬礼,这么吸引人眼球,那人们更想知道殷淑仪的消息了。
于是,此文一出,人们便可以想象殷淑仪的容颜和仪态了,难得一遇满足了一下偷窥欲。看来,世人爱八卦新闻,自古到今皆如此啊!
殷淑仪生的儿子子鸾,此时还是个孩子,竟然被刘骏封为司徒,加号抚军,并让谢庄辅佐教育这个孩子。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司徒的官职,那就是丞相!属于最高官阶的“三公”之一。由此可见,刘骏为了死去的殷淑仪,简直是已经精神失控了。
却说殷淑仪死后,刘骏日日夜夜思念,更觉得后宫众多佳丽索然无味。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但刘骏对殷淑仪的感情却是例外。
因为从此以后,刘骏逐渐颓废,情迷意乱,不理朝政,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了。对太子子业也不管不问,而子业正是十几岁的少年,由于疏于管教,沾染许多恶习。
就这样蹉跎过了两年,到了大明八年夏天,刘骏因思念成疾,病了一场,没多久就驾崩了。在位十一年,年仅三十五岁。
随即太子子业在灵柩前即位,当大臣把玉玺献给他的时候,子业竟没有一点丧父哀痛的样子,完全有悖人伦。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父不慈子不孝,江山托付给这样的继承人,能不危险吗?
果不其然,小小年纪便当了皇帝的子业,没过多久就放纵起来了。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经常杀人取乐,弄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朝政越来越败坏,逐渐把刘宋王朝推向了悬崖边……
酿成这样的恶果,刘骏难辞其咎。但他却看不到了,此时他已经在阴曹地府,与他心爱的女人殷淑仪长相厮守了。
(关注我,更多有趣有料的历史故事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