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一晃而过,虽然今天来看,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但仍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借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希望能把所有曾经浪费的时间还给我,让我再浪费一遍。玩笑归玩笑,但是每个人的大学都应该好好设计,才能不虚度时光。关于大学里最重要的技能,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学习能力
学生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学习,什么没有兴趣,课程枯燥乏味,老师没水平.....等等其实都是借口。很少有人会对大学所有的科目都感兴趣,但是只有把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学好了,才有资格去任性说课程乏味。当我们走上社会之后,会发现在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前,需要做很多不得不做的琐事,更何况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你总不能以工作乏味没水平为借口一直拒绝工作。
除了完成那些自己必须完成的功课,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之外,另外就是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虽然每个人的兴趣和出发点不一样,但是如果你能将自己专业之外的课程学到跟别的专业一样的水平,本身就说明你的学习能力。我们都知道大学里学的那点知识,根本就不够用。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有义务免费教你学习成长,与其告诉企业你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成长,不如告诉他们你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攻克某个任务,跟上他们的步伐一起成长。
今天回顾起来,当初课堂上那点知识真没什么难的,除了拿奖学金能证明自己学习好之外,也有许多的途径能证明自己的。我记得当时一直很喜欢某个作家,那时我就给他写信,讲述自己第一次知道他的经历,第一次读他的书,以及他的许多观点对自己面临选择时的影响等等。后来他很快回信给我,除了大加赞赏我的文笔之外,还让我把地址发过去,他将自己最新的一本签名书免费寄给我了。记得当时收到他签名的新书时,我一个人在寝室里傻笑了好久。两年后他又出版了一本书,他问我地址有没有变,又给我寄了一本亲笔签名书,然后继续鼓励我广泛涉猎各种书籍,不分体裁不限内容不抱目的地大量阅读,然后我也开始慢慢尝试写作投稿。阅读和写作,不仅成为了我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毕业之后直到今天为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寻找到自己的兴趣
大学生有大量机会去培养自己的兴趣,无论是学习还是学习之外的事情。那些自发的,不带功利性质的事情,往往能聚集到一帮真正志同道合的同伴。记得当初因为极其热爱长跑,我们十几个大学生每周三次到广场跑步晨练,其中不少晨练爱好者对我们很感兴趣,后来得以有机会跟对方谈合作拉赞助。合作谈得很顺利,对方赞助了我们一笔“巨款”,半年内分三次打给我们,我们印上对方公司logo的运动衫每周沿广场马路跑步为其作宣传。半年以后,当收回最后一笔款项时,我们一起出去聚餐好好庆祝了一番。
同时我们以此创意为出发点,参与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因为有图有真相,还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因为我们周都聚在一起,有男有女,时间久了,成了好几对男女朋友。有两对甚至一毕业就领证了。
而且后来我们又不断开发新的“金主”,获得源源不断的赞助,既考验了我们的意志,只要不刮风下雨,大冬天的我们也坚持早起晨练;又锻炼了我们极强的商务谈判能力,当然,还有不需要大家自掏腰包的聚餐经费,我当初对财务的兴趣便由此而来;而且形成了极其纯洁而稳固的友谊,除了那些喜结连理的同学,我们剩下的同学毕业多年后仍然保持联系,互相鼓励坚持锻炼。而这份友谊,甚至比同班同学来的更为纯粹。
3,加入学生会或社团
学生会或者社团就是一个社会小团体,虽然不少人都在诟病学生会如何黑暗如何为争取一个党员资格头破血流,如何为奖学金名额互相诋毁贿赂.....但是对于在工作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职场人士来说,那都不叫事儿。并不是一定要鼓励学生去学会这些“潜规则”,而是提前见识到这些规则会让你进入社会后不至于不知所措。当年我在学生会混得如鱼得水,照说应该早已经入党了,但是一方面我没有这个心思,我的目标将来是进入外企,对党员不党员也不在意;另一方面就是我也不怎么会来事,这么个大家争得头破血流得名额,我竟然不屑一顾。
除了事业单位同学之外,今天还有人拿党员什么的说事情,真的是件新鲜事情。但是作为象牙塔的学生,提前知道这些暗箱操作,学会服从上面安排甚至忍受那些颐指气使到逐渐琢磨出自己的生存法则,都是一个人走向成熟,形成社会化人格不可避免的部分。就像参天大树一样,你只看见了那一片片绿油油规规矩矩的树叶,可是真正支撑大树的是那埋藏在泥土下面不见天日,没有规则,哪里有水就伸向哪里胡乱生长乱成一团的树根和根须。
大学的教育,总是存在各种不完美,但是作为一个时刻追逐阳光,热爱生活的大好青年,在不违反各种规则制度的情况下,不断尝试,不停试错,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不断学习成长,大学生活,必然会成为一个充满希望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
一切不牵扯利益得失的知识,都只不过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错误的判断会导致不良后果的时候,你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如果你真有知识,请明确告诉我你喜欢我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