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不遇
一个美国人,一个大胡子老人家,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独自一个人朝圣古代诗人,其中一些诗人早已被世人忘记。
他的名字叫比尔.波特。
他从北京出发,去山东,走西安,过四川,往湖北,到江西。一路走来,一路祭拜,一路写下他对中国诗人的仰慕与崇拜。绵延的中华大地,在他的脚下匍匐成一首首诗歌,在耳边轻吟浅唱。那些故去的生命再一次在他的寻找中变得鲜活。
在西安引镇附近,他在一个大爷的指引下,来到了杜牧的墓前,但杜牧的墓地已经没了,被人开发走了,只留下一个大坑。比尔.波特就在杜牧这个大坑前面,用他的美国腔吟起了那首著名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群陕西口音的当地老乡也和着他的声音,和他一起朗诵起杜牧的诗歌。中西结合的声音在这样一个大土坑上方回荡,诗歌的生命也再一次跨越千年地散发出自己的魅力。因为诗歌,因为杜牧,这个大土坑也有了自己不一样的生命。然后他把自己带的威士忌倒出来给大家一块儿喝,他以这样的方式来祭拜这位土生土长,最后老死在那里的中国诗人杜牧。
在去郑州的路上,他知道附近有个刘禹锡的墓,但因为时间关系,他不能下车祭拜,他就摇下车窗,冲着窗外高声背了刘禹锡的一首诗,以此来纪念我来过这里了。刘禹锡是何等豪放的一个人,豪放到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永贞革新”让他被贬十年,好不容易回来,他又去长安城内百亩大的玄都覌里吹牛。因他吹牛的桃花诗刘禹锡连带着柳宗元一起再贬十三年,整整二十三年,他辗转在穷山恶水之间,回来又去玄都覌写桃花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吹牛。有着这种豪放基因,打不死,挫不灭的刘禹锡听到外国老头高吟自己写的诗,他会不会也来两句英语,来和这跋山涉水的知音。
中国诗人名气最大的当然是李白,虽然他被贺知章称作“谪仙人”,却也比不过“金龟换酒”的美谈。“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没有酒就不是李白了,所以没钱抵马当裘,也要换酒来喝。比尔.波特到当涂祭拜李白的时候,发现李白墓前站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人们都喜欢李白,他墓前的小水池里倒满了世界各地的名酒,当然也少不了比尔.波特的威士忌。人们用李白最喜欢的方式怀念他,不仅仅是怀念他,也是在怀念他的诗,怀念他的酒,怀念的他带给世界的中国文化。
比尔.波特,对中国地理不那么熟悉,也不是有钱人,他用申请基金和写文章赚钱的方式,开始了一场寻找中国古代诗人的穷游之旅,虽不能遇,却用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诗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我确当汗颜,在这位大胡子老人的面前,唯有读点诗,行点路,才能缓解作为本土人的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