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君是谁?
2020年7月15日,在南极座会议室的欢迎会上初见互加各位小伙伴。今天是8月15日,刚好是实习满一个月,21天养成一个习惯,外加一个礼拜的巩固,每天看到熟悉的伙伴都有一种安稳的感觉。
短暂与充实齐飞
《一代宗师》里宫二小姐形容练武之人的境界很有韵味: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作为尚沉浸于象牙塔的学生,想要看看天地,便选择了通过实习的方式感受一个城市,感受一份可能的方向。跌跌撞撞,又看见了自己,暂时的忘我和沉浸让我像看一个物体、一个陌生人一样触摸之前的自己。
翻看7月20号第一周周报,满当当都是“诧异”二字。不足10人的90后团队像钢筋骨架一样支撑起了互加计划这所小屋,里面曾经和正在温暖数以万计的青椒计划、兴成长的教师和受惠于美丽乡村大课表的学生。第一份评论是虹姐留的“深度体验,留下自己的思考”,深度感知之旅就此启程。
我也幻想过在互加留下点什么,尤其是已经实习过半,我想每一个实习生一定都会闪过这个念头。互加五年,三四十位实习生,于互加,我可能只是不足百分之一的存在,但我大学最后一个暑假就奉献给了独一无二的互加计划。
“沉淀”是最好的答案,每周周报都会记录下完成的工作和总结。有时,我会产生一种错觉,参加的彷佛不是实习,而是一次暑期体验营。“运营”的最终指向是人心,在这里,感受到许多有心的安排。
印象最深刻的是几位哥哥姐姐精心准备的分享,分别是咖喱《互加种子的五年成长》、安妮《兴成长计划的整体项目运营》、群升哥《关于青椒计划的项目运营》、航哥《CCtalk校园版的项目运营》、文杰哥《互加计划的数据后台与设计思路》、雪萍姐《互加美丽乡村带给孩子的变化》、丝丝姐《互加运营与N师星球》,每位哥哥姐姐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讲解自己主要负责的模块和互加的运营结构,我们仨享受了VIP待遇。
挑战共精彩一色
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和挑战是一以贯之的。小到微信推文,135、秀米编辑器,小到剪辑视频,我都是从“0”基础的小白开始学习。梳理做过的事情,一直在跟进的是兴成长语文班的打卡、课程回顾视频、课程报告。之前学过一些互联网运营的课程,例如运营的逻辑思维、数据思维等等抽象知识,由于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得法,直到在这里通过“实战”才懵懂了一点。
很多时候,通过实战才能揭开神秘的面纱,通过关系的视角审视做的事情才更有意义。如兴成长语文班的小打卡,如果只看作是课程的“观后感”未免有些机械,从流程中的角度看到“打卡”是联结用户和接受用户反馈的最近窗口。
也曾在许多个晚上,在简书浏览以往互加计划的种子实习生留下的记录,原来都难免会对实习的工作内容产生怀疑。不少人之前都有过支教经历,怀着对互联网教育公益模式的好奇心来到这里,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做出点名堂。
短暂两个月,作为实习生从头开始接触新项目,可能很容易遇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窘境。在互加,会感受到别样的温暖和用心,短短一个月已经听到了7场哥哥姐姐们的分享、2020中国组织进化年会、U型体验营等等;还有就像小打卡一样,学会看到关联性和过程性,我们承担的每一件小事都在为互加的运营“赋能”。
实习过程中永远不乏惊喜和信任,接到的第一份任务是与丽蓉合作,整理和推送勇气大会《教学勇气》作者帕尔默先生的对话稿。第一反应,刨除需要学习微信排版编辑,万没有想到自己有机会如此近距离接触到“大咖”,国内老师与帕尔默的八问八答,后续有机会整理全人教育奖得主马玲等老师的讲稿和勇气大会吴国珍教授等的讲稿,激起脑海中的思维火花。
就像最初虹姐告诉我们的,两个月实习下来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技”方面的提升,而更多是通过交流从宏观层面认识一个项目,以及在真实的运营中感受运营的思维。
遇见互加,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