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转身就带走了一个时代。
一早醒来,看到陈春花老师更新了公众号,关于霍金。
3月14日,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岁。伽利略去世的日期是1月8日,而他出生的日期也是1月8日,3月14日,他离去,这一天,也恰好是爱因斯坦的139岁冥诞。这位继牛顿和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凭借惊人的才华在轮椅上完成了人类最为壮阔的探索和想象,著有《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
我们何以得知我们看到的世界比金鱼透过鱼缸的圆弧看到世界更真实?——《大设计》
事实上,我们并不确定。而我此刻所想,竟也与这一科学问题的根源毫无关联——金鱼在鱼缸的世界是怎样的?会不会有需要非圆弧鱼缸的需求?纠结在鱼缸的形态这一细节上,不禁想到罗马演说家、政治家西塞罗的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说服我,你必须思我所思,感我所感,言我所言。”跳跃性的思维让我从科学圈跳入了互联网产品圈,不得不承认,产品思维对我生活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愈发刨根问题,愈发刁钻挑剔,愈发全面思考,也愈发无所适从。会因为找不到产品的出口而倍加吐槽,也会因为可改进的方案太多而陷于艰难抉择,纠其根本,可能是产品并未搞清楚最最重要的三个因素:用户、需求和场景。
不得不说,花了很久才使这三个因素成为思考产品时理所当然的切入口。然而,在前天晚上参加的一场模拟群面现场,却纠结于要推出一款智能产品,应该先考虑用户or需求or场景。什么人在何种场景中会存在什么需求?显然优先考虑哪一个因素都是不太具有说服力的。产品的本质是解决用户的需求,我更愿意相信从场景中去定位产品的用户和需求是更为合理的。例如,在眼睛疲惫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以收听的方式,既能给眼睛放假,又能专注于收听的内容。在此场景下,定位用户为长时间盯着手机或电脑的白领或上班族,不限性别,解决用户用听觉代替视觉来接收信息的需求。收音机作为满足该需求的最初版产品,无法提供给用户自主选择接收内容的自主权,“得到”等应用程序的出现,给用户提供了一定的选择权。这一分析可能还不够深入,但至少为我们分析产品的定位,找到产品的目标用户和要解决的核心需求提供了一种思路。
感谢这个博学又有趣的人,让我从另一个视角对当前的困惑有所感悟,并愿意借此记录下来。
任何一个伟人的离开,都让在世的人们感到无所适从的恐慌和不安,这是他的伟大之处,被从未打过照面的人们依赖。再见,我相信你只是和爱因斯坦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