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我认识的四个阶段,从第一幅图“乔哈里之窗”中可窥见一斑。
首先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即所谓的无知阶段,你可以知道你没钱,也可以知道你没权, 这些从比较中可以得知,可是你没有品味你是不知道的,往往自己穿了一件衣服觉得很漂亮,其实别人看来丑得要命。而让一个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明白他不知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像“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你如果要跟一只知了描述冬天是多么寒冷,想来你是疯了。正如对一只井中的青蛙表白天空有多辽阔一样难以想像,因为在它们所认识的世界里就没有这个概述。
当对一个人说话时,要达到同频共振,就要知道对方处于什么世界里,而不以你的知道为知道,否则只能鸡同鸭讲,恐怕也只能遗憾地承认你也只是第一个层次罢了。
第二层是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自知,已经贵有自知之明了。只因为有了自知,你才有敬畏心,才不能妄为,才明白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哪些是自己做不到的,才会为自己的不知道努力。正如老师所讲的“四十知不惑”,才明白人生好像刚刚活明白一点,而人生最大的课题便是认识自己。而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生命和生命的奥秘,这对你来说需要一个过程,因为你迷失自己的时间太久了,因为你背离你的生命太久了。你在向外乞讨的时候,走得太远了,以至于你忘记了你来时的路和再重新进入家园的门,因此你不得不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你也必将走得艰难,只因为任何的不舒服才意味着成长。而心理的成长注定在挫折中前行。
即便贵有自知,前两个阶段也只是自为的阶段,而第二阶段只要培养便可获得。
要达到后两个阶段,便需要训练了。
第三个阶段是知道自己知道,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觉察,能见他人所不见,能发现差异。因为只有差异才是信息。而时时带着觉察,是需要刻意练习和大量训练的,所以自虐地加入老师的点评小班,给自己一个成长的理由,不逼一把,不经历挫折怎么会有进步?
这也是自为到自觉逐渐转变的过程。当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的辛苦,其中的坚持又难以支撑,几次咬牙挺过,无数次想放弃的折磨只有经历过才深有体会。这也是一个自律的过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你只有非常努力才可能毫不费力。
为了第四个层次,冲冲冲。这也是将自律变成习惯的过程,更是化蛹成蝶的过程,那就是不知道自己知道。所有的作为只是一种习惯了,而不需要刻意为之。
当你问一个农民是如何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博士的,他肯定说不知道。他只是不知道怎么说出来,他自有自己的一套,而且那只是一种习惯使然,而不需要照本宣科。
可这种习惯的背后,是经过几代的努力。就像听行云流水钢琴曲一样,背后是经历了怎样魔鬼般的坚持和训练,只有演奏者明白,当他再也不需要经过大脑弹奏时,流畅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当跑步成为一种习惯,当锻炼成为一种习惯,当早起成为一种习惯,当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当自律成为一种习惯,而所有的好习惯背后,也曾经经历过无数次想放弃的痛苦,和一次次咬牙挺过来的艰辛。
当习惯成为一种自然,习惯就不再耗能,再也不会为你的坚持而心疼自己,更不会为自己的坚持而委屈,这时候你已经享受在其中了。
而这些习惯必定是靠意志,靠信念,一次次咬牙坚持过来的。而人天生具备的“趋利避害”的自为行为就不能称为习惯了,比如偷懒,比如不自制,比如懒惰,比如找各种借口,这都是自为的行为,就不要再称习惯了。说的不客气些,这只是赤裸裸的人性而已。
为了获得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能力,也只有自律,咬牙坚持,有将自己重塑勇气。毕竟所有毫不费力的背后是拼尽全部的努力。
也只有坚持,坚持,做一个自律的自己。
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从完成作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