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感于《药》而写,致敬鲁迅先生】
(一)
在乡下,人们大抵都通晓二十四个节气,而时令刚过霜降,却忽然飘起了大雪,这也是常有的事。这年入冬以来,雪就下个不停,漫天飞舞的雪花,丝毫没有终止的意思。
石桥村大大小小的房子,远处的湖泊,干枯的树枝,一片银装素裹,到处都是莹洁晶亮的世界。雪花纷纷扬扬地下,密密匝匝,簌簌作响,整个村落清净了。
这天,雪照旧下得很大,飘飘洒洒逶迤而来。石桥村的人们都闲在家,因为入冬了,并无农活,加上寒风大雪,便无人外出了。只有村东头的李嫂,照例从村东头的洁白小道走了出来,急匆匆去往求白仙的路上。李嫂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去求白仙了,她只知道白仙能救她儿子的命。
从霜降到入冬,村里的人们都在谈论着她儿子平儿所染的怪病。有人亲眼看到说是平儿嘴里长了鲫鱼瘤子,按乡下的说法叫“鲫鱼煞”,因为那瘤子的确长得像鲫鱼,大小也对等。各方医生均束手无策,而拖得时间一长,李嫂的儿子平儿的身体便越发瘦弱了,而且发病时疼痛难忍,浑身发热,现场看过的人们无不惊出一身冷汗。于是大家都对李嫂格外的安慰和关心,非常同情她。
李嫂是位命苦的女人,两年前丈夫在工地遭了意外,丢下她们母子撒手人间,自此李嫂和平儿相依为命。而现在,平儿突发此病,让李嫂一度处在绝望的边缘,她每天都以泪洗面,眼睛哭肿了,眼泪也哭干了。好在后来村支书支招,说是万家岭有位神医,人称白仙的,可以医这种疑难杂症。于是,李嫂便几次三番去求白仙了。
李嫂一路上迎着风雪,磕磕碰碰,大约走了两个时辰,总算到了万家岭。
“白仙,求求您快救救我儿子吧,再这样下去怕是......”李嫂一进门就焦急地哀求起来。
“莫急,莫急。”白仙不紧不慢地腾起身,边咳边说,“李家嫂子,莫急,我自有法子。”
“那请白仙......”
“我自会给你,不过东西可有带来?”
“带了!”李嫂说着从衣兜里小心地拿出还带着体温的一叠钞票,还有三枚银制的铜环。
“李家嫂子,按理说不该收你的钱,但我孤老头一个也要生活啊。这三枚铜环也是求神仙必须用到的......”
“我懂我懂,只求您快快治好我家平儿就好!”李嫂说着小心地将东西递上。
白仙接过李嫂递来的钱物,脸上不禁掠过一丝暗喜,那三枚银制铜环在他枯黄的手掌心里,发出了几声清脆的叮铃声。
“你先坐会儿,我去求神再来。”白仙对李嫂说完就径直进了里屋。
屋外风雪交加,呼呼的北风刮得团团白雪零乱碰撞,窗户上糊着的一屋漆黑的腊纸不时被雪团侵袭着,碰撞的吼吼声直敲打着人的心脏。李嫂按奈不住心里的焦虑,坐下又起身,间或朝里屋暗暗望上一眼。有好几次她忍不住来到里屋的房门边,想伸手推开门的把手,但又有些害怕,手颤抖着伸上去又抽回来。到了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她便来到屋外,站在寒风里,看看雪。风呜呜地吼了起来,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李嫂不禁记起去年下雪时和平儿玩耍的情景。那时,雪下起来了。平儿欢呼跳跃着伸手去接雪花,一片一片,一朵一朵,融化了。他围在她的身边咯咯笑个不停,爽朗的笑声飘荡在风雪中,是那么的动听。然后,她和平儿就一起手拉手在雪地上,迎着洁白的雪花,跳起优美的舞蹈。雪花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晃晃悠悠,轻轻盈盈,多么美丽的雪花呀!风呼呼地刮来,将她们融入到了漫天风雪的烟雾中,多么快活呀!李嫂想着想着,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
“李嫂,李嫂......”白仙从里屋终于出了门,一边小跑着朝站在风雪中的李嫂喊,“求到了,求到了!”
李嫂一听,赶忙回过神来,径直跑到白仙跟前。
“求到了?”
“求到了!”
“这么说我的平儿有救了?”
“有救了!”
“您是我的大恩人呐......”李嫂激动得扑嗵一下跪倒在白仙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