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普遍认为吃苦是一种美德,是对家庭负责的表现。
父母们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将吃苦视为自己的使命,觉得只有通过不断地吃苦,才能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才能彰显自己作为父母的价值。
但他们忽略了,现在靠简单的体力劳动和节衣缩食,是不可能创造美好生活的
还有些父母觉得只要自己多吃一点苦,就能为子女铺平道路,让他们未来的生活一帆风顺。
他们将子女的幸福完全建立在自己的付出之上。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过度的保护和牺牲,可能会让子女感到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家余华说:“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扬和歌颂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
说实话,父母 “没苦硬吃” 的行为,除了感动自己,给子女带来的更多是苦恼和厌烦。
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他们希望父母能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自我牺牲。
父母过度的吃苦行为,往往会让子女产生愧疚感,也会让子女感到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