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触及到愧疚与界限的话题,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和感受,像一团毛线缠绕在一起,乘今天的契机好好梳理一下。
1.真实的爱
如果一个人是因为愧疚才跟你在一起的,你会是什么感觉呢?我恐怕不会接受这种情感,我需要的是他真的想要跟我在一起,他也享受跟我在一起。当这样的爱出现时,对双方来说都会是一种滋养。
我想父母也一样吧,他们真的希望子女跟她在一起是因为愧疚吗?我想我的家人更希望我是满心欢喜跟他们在一起的吧。
既然不喜欢对方因为愧疚跟他们在一起,又为什么会用一些方式去激起对方的愧疚呢?我只能从我自己身上来分析了。虽然我很讨厌家人用愧疚操控我,但我发现自己也会无意识地想用愧疚操控别人。举个例子,在一段恋情里,我会告诉对方“我跟你发信息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等你的微信回复”。虽然这句话非常简单,但话里的意思却不简单。我什么都不做专门等你呢,我都为你这么做了,你可不能辜负我的一片心意啊。对方如果晚回了信息,看到这样的一条信息,会是什么感觉呢?相对于愤怒地说“你怎么这么晚回信息!”要高明得多,这一招像是软鞭子,打在对方身上对方可能还会暗爽。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过分强调感恩的文化(真正的感恩和愧疚完全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愧疚文化产生不了真正的感恩文化)愧疚的方式常常是有效的。
另外,可能不知道别的方式。如果我们再深层点去挖那句话,会发现当时真正想说的是:我希望你能够快一些回复我的信息,在等待的时候我感觉很难受。为什么我不能直接说出来呢?一是我不习惯表达情感,二是因为恐惧,这样一说,好像跟对方没有什么关系了,都是我自己的感受,如果他没有感觉“对不起我”,会那么快改吗?只有去“抓”我们才感到安全。
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了。“抓”到手的爱,你怎么确定放手后他还会不会在呢?既然不确定,只好加大力度去抓。因为我们实在太恐惧失去,太恐惧那些不确定的东西了。而被抓住的那个人是难受的。他可能越发想要挣脱,也可能在挣脱和愧疚间受折磨。
而去抓的那个人,会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抓到的不是真实的爱,他们其实不会真的相信你的这次陪伴,你的这次慰问,他们还是会满心怀疑:这是真的吗?
2.离开操控,是帮助他找到真正的力量
我有一段恋情很有意思。前半段,男朋友对我百依百顺,我不是抓住他,我是整个人缠上去的。终于有一天他开始反抗了。我第一反应就是恐惧,原来都是这种操控的方式他才爱我才对我好的啊,如果不这样做了,他还会像以前那样吗?
所以习惯了这种模式,我就会死命地抓住这种模式,像掉到水里的人死命地抓住救生圈。但不好意思,他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救生圈啊。他把我推开后,我开始拼命挣扎,想尽办法回到原来的方式。最后,我终于绝望了。开始自寻生路,才发现原来我是会游泳的。
今天发给我们的文字片段里正好写到,每个人都忘记了自己是拥有能量源泉的,总觉得需要到别人那里去找,去抢夺。
我并不反对照顾和陪伴父母,我反对的是企图拯救他们。但如果真的这样做也没关系,它并不是错的,只是两方的真实力量都会受到牵制。看清楚它,去选择,然后承担后果就好。
最后想分享下我的爱情观吧,我不需要你,就开始有能力爱你。真正独立的两个个体,才有能力真正相爱。如果爱是一只鸟儿,当早晨我们放手让它飞翔,夜晚它再飞回来的时候,那种喜悦要远远大于整日将它囚禁在笼中与你相伴的喜悦。
亲情也是一样,我相信即使是老人们,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力量。当我让愧疚散去,反而更有空间听到他们貌似在拉紧绳索️下真正的声音。
如果我的奶奶还能打电话给我,如果我的心中没有被愧疚占满,当她说:哼,你好就行?时,我会对她说:奶奶你最近是不是有点孤单啊?知道你一个人在家里很寂寞,我陪你聊聊天啊。
而界限是在守护这个真的空间。当你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听到了,现在感觉累了,下次再聊。她会很清楚你什么时候真的在听,而不是敷衍。
最后附上一首原来写的关于爱的小诗
(爱这个字被使用得太频繁了。我们常把很多东西跟它混杂在一起,借爱的名字行事。说出“爱”之前,应是全身都先充满了爱,它满得不得不从口里说出时再说出。像说出最圣洁的神的名字那样,像一个祝福一样送到对方面前。是一个祝福,而不是一个钩子,一条绳子或者一条鞭子。)
#爱的名字#
我不会轻易说爱了
一千次说出的爱
只有一次
叫对了它的名字
寂寞的节目
寒冷时的被褥
我只是需要他们
却不爱他们
空洞的填补
存在的证明
我只是恐惧却不是爱
只有那一次
当我凝视你的眼睛
心里开着一朵花
并不想朝你索要什么
只要你能舒适地闻到花香
畅快地跳舞
我想,这就是在爱着你了
by 钱大多
二零一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