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介绍我去附近的一家图书馆做志愿者。
反正退休了,也没有什么事。本来每周到票房去唱两三次戏,暑期天太热,40度的高温,放假了。也好,图书馆是好地方,有读书的氛围,清静,还有空调,何乐而不为呢?
经联系,周一我就去了。
图书馆的领导见我年纪大了,又是教师退休的,就安排我到采编室帮忙。
采编室?又不是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需要采访编辑吗?我不了解图书馆的采编室是做什么事的。
领导把我介绍给采编室的李老师。
李老师是个中年女性,很和善的样子。一见我,就热情地带我了解图书馆的环境,并介绍采编室的工作。
“我们就是做一些图书的分类登记、上架、下架、破损图书剔除等等工作的。采购来的图书先到我们这儿,由我们分编并进行电脑登记上架后,才能外借或供阅览室阅读。”
哦。原来是这么个“采编”。
图书馆较大,有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外借室、资料室等等。我们一路看着。
报刊阅览室内静悄悄的,都是一些戴眼镜的有些年纪的人在看报,也有一些年纪不那么大的人在读杂志。
外借室有许多青年人。他们站在书架边,翻看着,找到中意的就夹在腋下,再找第二本。
少儿阅览室则“热闹”多了。有妈妈带儿女来的,都坐在小椅子上,妈妈在书上指点着,轻声告诉孩子是什么意思。有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来的。有几个孩子追跑打闹,老人有的在制止,有的却靠着墙壁香甜地睡着。反正孩子在里面也安全,空调又使室内温度适宜,读书又读不进,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哈哈,来图书馆蹭空调!来看书蹭空调,或者如我做志愿者蹭空调,那都是无话可说的。然而,在图书馆里睡觉,纯粹蹭空调,这就有点太那个了吧。难道不担心睡觉姿势不舒服会打呼噜么?
李老师有些无奈地说:“对这些睡觉的人,我们也没有办法,又不能赶他们走。但是,又确实影响观瞻。”
我想了想,说:“李老师,我们做的工作不是采编么?我是第一次来的志愿者,没人认识我。我去采访这些睡觉的大妈大爷怎么样?”
“采访他们?”
“对呀。我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他们,问他们一些问题,他们就不能睡了。”
李老师点点头,默许我的点子。
巡视一圈后,我们进了采编室。我找出一个记录本一支笔。煞有介事地瞄准了第一个目标——坐在小凳上靠墙睡得正酣的大妈。
到了她跟前,我咳嗽了一声,把她惊醒了。
大妈赶紧坐正了身子,抬眼看了看我。
我蹲下来,与大妈平视。
大妈的年龄肯定比我大,头发都全白了。
“大妈。”我叫了她一声,她有点警惕地看着我。
“我是教育台的记者。”我自我介绍。教育台,比较模糊。教育电台还是教育电视台?管他呢,蒙过去再说。
“哦。有事吗?”
“我想采访您,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到图书馆来看书。真是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啊!”
“我,我是陪孙子来的。”
“您孙子呢?在哪儿呢?”
“啊?在哪儿?噢,和邻居的孩子在一块儿玩呢。喏,在那儿。”大妈指着两个正在追逐的孩子。
“哎呀,”我故作惊讶,“这里到处是书架、桌子,磕着碰着就糟了!”
“是啊是啊。”大妈附和着,但却没有叫住自己的孩子。看样子,她是不打算管。
“大妈,您喜欢哪一类书啊?”我换了个话题。
“啊?噢,噢。我随便看看,随便看看。”大妈支支吾吾,想敷衍过去。但是我却毫不放松。
“我们台打算做一期老年人读书的节目,我这包里录音笔录着音呢,您就具体说说吧。”
大妈见我摊开笔记本要做记录的样子,又充满疑惑地看了看我随身的包,站起来了。
“没有什么说的,你找别人吧。”
说着,大妈赶紧走向她的孙子,牵着他走向书架,弯下腰帮孙子寻找合适的书了。
我再寻找第二个目标,一个趴着睡在阅览桌上的大爷,照样“采访”。
然后,我得胜地回到采编室。
李老师笑了:“还是你有办法!我可不敢叫醒他们。万一有一个闹起来就不可收拾了。”
“哪能呢?在图书馆这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即使是纯粹来蹭空调的,也要装一下文化的样子啊……”
我们相视一笑。
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忙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