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在路上
自打买上了返乡的车票时,便时常想着回家后日子,熬过考试周,细数着这一个学期的小小成就,总想着回家能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满意的交代,于是匆匆收拾行李,跟室友作别,踏上了公交车的那一刻,回望一眼学校,心里默念一声:等我回来。 公交车上,我走马观花般看了看临近年关的新余,飘着丝带的大红灯笼,摆卖对联、烟花的摊位还有行色匆匆的路人,共同构成了新余的年前盛况,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在车窗上,一切都显得祥和宁静。上了火车,看着写上了“新余站”的标牌离我渐渐远去,不禁向它道一句:新年快乐。四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回到了久违的故乡,扑面而来的是街边大红灯笼带来的年的气息,亲切温馨。
年,我来寻你
寒假与暑假最大的不同,不是长短,而是寒冬的假期有了“年”的参与。回想起小时候,过年对我们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撒欢的最好时光,有点压岁钱,叫上小伙伴,一玩就是一天。正应了明朝诗人陈献章的一句诗:“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心头直痒,想找找幼时的感觉,便立刻离开家中,上街寻年,常听老人说,现在的年味不如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浓厚了。到了街上一瞧,却也果真如此,除了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琳琅满目的对联福字,好像确实没了什么年的气味,但我心里却小有不服,暗暗想着,必须把年给寻回来。
走在街上,路过烤着香喷喷鸡腿的小吃车,注视三秒,不由腹中馋虫也饥渴无比。“老板,来个烤的焦一点的鸡腿,多放辣。”啃着美味的鸡腿,寻找着心中的年味。行走着,到了菜市场,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被水浸湿混着脏泥土的地面,却没有一丝烦躁之意,者由数不清的卖菜摊位所构成的集市,已在这座我生活的二十年的小城中屹立了许久,也许比我还大。将近年关,市面上卖的大多是鱼肉和干菜,像小白菜、块豆腐这样的一清二白搭配则不招人喜欢,穿过嘈杂的人群,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听着地道方言的吆喝,我仿佛体会到了年的味道,又想起宋代词人晁补之的“依旧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兴奋之余,又买了根香甜的热狗尝尝,走出拥挤的菜市场,向着主街道走去。
“写对联,写对联,现写现卖。”听着吆喝,我走了过去,眼看这位胡须斑白的老者正在写着一副春联,奈何不懂书法,只是赞叹一句“好字,好字”。现今像这样亲自执笔手写对联的也是极为少见了,保留着纯正书法的艺术,一笔一墨间,涤荡出传统的年味色彩。旁边的摊位则是卖着红底金字的印刷对联,还有大大的福字。年前正是采购这些的好时机,一时间不自觉便被围住了,走出人群,品味着街上的色彩,除了蓝天黄地之外,便是红色占主导地位了,喜庆非常。看来,细细融入,还是能寻出年味的。其实仔细想来,“年”不仅仅是一种传承至今的形式,更是中华儿女内心的一种寄托,寄托常在,年终究还在。
年,后会有期
年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到正月里的十五日,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元宵节。在此一段时间,家人欢聚一堂,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自从那次寻年归来,日子便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过小年得时候,小年,由于地区的不一,一般分为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两天,小年的存在是为了给除夕大年做个铺垫,家家户户清扫灰尘,拭门擦窗,此时,也可着手张贴对联,准备礼品了。大年除夕在忙碌中向我们走来。
待年前全部工作结束完毕后,备考的学子、辛勤的上班一族也陆续回到了家里,除夕那天,家家户户紧闭大门,围坐一堂吃着年夜饭,少许家庭选择在酒店聚餐,这也是现在的年不同于以往的一种表现。面对着丰盛的佳肴仿佛是在慰劳自己这一年的辛酸与劳累,小辈们陆续向长辈敬酒,说新年祝福语,一顿一年一次的年夜饭在欢笑中度过。晚上围坐在电暖气和炭火前,等待着中国传统节目,春节联欢晚会,长达四小时的晚会正好为等着凌晨燃放鞭炮的人们消磨时间。
晚会开场,年味袭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凌晨钟声的敲响,我们一起挥手作别过去的一年,点燃火红的爆竹,迎来崭新的一年。
在我们家乡,大年过的七天,都对应着到特定亲人家拜年,惬意开心的年就这样慢慢接近尾声。街灯一盏盏亮起,使这座小城得以苏醒,元宵佳节如期而至,“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雪化了,春也来了,刚出锅的热汤圆混着腾腾的热气散发着清香的味道,数不清的街灯伴着新年的气息照亮着相依的行人。月在元宵之夜,如添了一层光晕般,格外动人。不由让人感叹:太平盛世,岁月静好。
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过去,中国人的年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我想定是因为它不仅是一种传统形式的表达,而且其中更蕴含了我们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寄托的表达,年从未走远,一直常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因为年不仅是“年”,更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