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性问题上有哪些症状?治疗时应注意什么?
坏他们的行为与淘气恶作剧不一样,透出一股邪气。 他们对老师或有敌意或者虚与委蛇。学生则害怕他们。他们一般来源于破碎家庭道德不良家庭有严重教育失误的家庭,破坏性大,教育起来很困难,必要时需要给予纪律处分。品德型问题上,最主要的标志是他们有相对稳定的不良价值观,另外他们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有来往。
教育品德性问题上首先要搞清他坏到了什么程度,这非常重要。
品德型问题上不适合招安,不能轻易安排他们做小干部,否则他们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干坏事,毁坏班风,甚至架空班主任。
教育品德性问题中,期望值一定不要太高,要转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是非常困难的,能稳住他们,使他们在集体中没有多大破坏作用就不错了。
“好学生”型问题上有哪些症状,怎样预防和治疗?
隐性的,没有一定的洞察力,看不出来他们是问题生。常见问题有: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虚荣心过强抗挫折能力极差。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比较大,如成绩直线下降,突然萎靡,神经衰弱,失眠,学校恐惧症,迷恋网络,不顾一切的早恋,打架,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特点是骇。
变成问题生的好学生,往往是这样一些好学生是靠屎猪吃奶的劲拼上去的,从小周围不断的赞扬,又把他们抬到了高的下不来的位置,结果害了他们。如果发现某些尖子生有勉为其难的情况,就不要再捧他们了,要逐渐给他们降温,让他们丢掉虚假的自我,接受真实的自我。
行为习惯型问题生的特点是“赖”,厌学型问题生的特点是“怠”,心理型问题生的特点是“怪”,品德型问题生的特点是“坏”,好学生型问题生的特点是“骇”。
教育这几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生时教师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教育行为习惯性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耐心的长辈;教育厌学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科研人员,学习问题专家;教育心理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心理医生;教育品德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足智多谋的战士;教育好学生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高明的侦探。
从问题严重性的角度,可以把问题上分成几类?
轻度问题生,中度问题生,重度问题生。
轻度问题生,对集体没有多大破坏作用。他们对自己的学生身份仍然认同。
中度问题上对集体破坏作用较大,抵触教育,常规教育几乎完全不起作用,家长对他们也基本失控。需要学校介入,专家指导。
重度问题生。边缘生,徘徊在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之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稳住大局上面,不要指望一定能转变他们,否则白费精力,突然造成教师的挫折感。
如何“认定”自己班里的问题生?
如果是先上班,你在日常管理中根据赖怠坏这些特点,很快就能发现一些学生,有可能属于问题生,可以用日常的方法教育一下试试。采取试探的姿态,情况不对就换个方法,这个过程需要半个学期到一个学期。
学生是否属于问题生与教师的个性与和能力有关系,是否属于问题生不能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最好学校有一个机构来协调这件事儿。初中问题生占班里1/10左右。
不能告诉本人,你是问题生,不能在班里宣布,谁是问题生,对家长联系只需谈具体问题,千万不要贴标签儿。
问题生教育在教师工作中处于什么位置?
只是一小部分。
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精力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倒挂现象,这既是教育低效率的表现,也是教育低效率的一个原因,有4个倒挂:1.教师用在管理(应付各种评比)方面的精力,反而多于用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精力。
2.教师用在真正提高备课水平,讲课艺术上的精力,用在了教学管理上面,比如催逼作业,制造应试气氛,分数排队等。
3.本该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到多数人身上,实际把重点放在问题生身上了。
4.想解决问题生,重要的是诊断分析,看问题在哪,什么类型的问题生,教育他应该从哪切入,多研究多思考,少说多做,结果上手就管,把主要精力用到次要方面了,和学生较劲儿。
教育问题生上策是什么?
不去刻意关注教育问题生,全力以赴带领全班同学前进。
中策:个案诊疗。
下策:维持,教师当维持会长。
实行上册的前提是教师的上的课极具吸引力,绝大部分学生跟着老师走,以上课为乐被晾在一边的问题上,不但没有市场,而且自己会有失落感,这是相当高的教学境界,对教师教学水平要求非同一般,事实上很少有教师能做到,所以这种思路基本上作为理想来提倡的。中策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和逻辑推理能力。所谓维持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问题上对集体对教育的破坏作用,虽然不能改变他们,至少能稳住他们。寄希望于他们成长中的自我治疗,寄希望于未来生活对他们的教育。
上策:积极管理。优化班级教育生态系统间接治疗问题上。
中策如何实施?
一、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问题生的问题,但都不适合热处理,先放一放冷静下来再处理不迟。只有应变能力很强,威信很高的教师,才可以考虑对问题学生采用强攻和速战速决的办法,其他老师最好暂时撤退。
二、不急于做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
研究问题生为什么会犯错,是什么力量推动他非这样不可,搞清思路,才有可能,下次切断思路,避免重犯错误。
三、不搞态度挂帅。
当你平静的向他询问事实经过时,他的恶劣态度就会很快降温。
四、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
遇到问题上出问题,可以自问这到底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反应导向,冷静导向,学问和研究,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大有好处。
五、了解情况时行动观察法与心理测验法双管齐下。
六、横向纵向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七、诊断前要提出多种假设。
八、确诊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结论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
九、确诊时要首先考虑问题在谁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药。
十、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
十一: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准备修正。
下策如何实施?
一、稳住班级基本成员。
二、要做妥协和让步。
三、不与有问题生撕破脸。
学校如何统筹问题生教育?
一、对各班的问题上进行普查和认定。
二、开展问题生会诊。
三、把问题生集中起来办学生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