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接了个一年级,开学第一天,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开学上的第一节课,我站在讲台上,对全班五十多个孩子说:"孩子们,欢迎你们,以后我们在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我话还未说完,一个声音冒出来:″老师,我们日日相伴,相亲相爱!″是的,希望你们在这里健康、快乐的成长,以后......" ″以后我们会成为国家栋梁!"循声望去,一位男孩子白白净净,虎头虎脑,眼睛忽闪忽闪,十分可爱!他叫石梁佑。在以后相伴的日子里,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这个孩子总是语出惊人,出口成章。有很多时候,我说一句话,他总是冒出一个成语给我做总结,慢慢地我还发现这个孩子的识字量能达到三四年级的水平。我想:这个孩子爱读书。后来经过接触和了解,确实这样。
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要求各班召开家长会,主题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趁此机会,我邀请石梁佑的父亲给全班家长做一个发言:孩子是怎样爱上阅读的。我把他的发言作了一下整理,以供身为老师也是父母的我们借鉴:
第一:关于家长自身.
1.认识到阅读的必要性
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理解的东西,让他去读去背有什么用。我想,别的先不说,但至少能给他以后的学习中省一点学到初中、高中,阅读理解、诗词古文、国学经典必不可少,现在趁孩子记忆力好,多背一些,等以后遇上了,复习几遍就能背下来,这就是节省时间,同时也能给孩子一些自信。平时遇到合适的情境,家长要有意引导孩子用所学知识来表达,使其融会贯通,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丰富自身底蕴
只有家长丰富了自身底蕴,勤于读书,才可以给孩子讲更多更全面的知识;还有自律,正所谓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嘛。我们家长对孩子所做的一切不要认为是工作,而是一种生活,一种感动,一种活在当下的幸福。
第二:培养读书兴趣
1.循序渐进,逐步引导。
我们首先从讲绘本开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需要我们家长先把绘本的大意了解掌握,然后用口语来讲,就像我们平时用口语和他说话一样,这种方式最容易被接受。长大点后,就要用书面语来讲,他有听不懂的词,就会问你,家长需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孩子听的多了,这些词语也就学会了。在我们讲完绘本之后,要求孩子根据绘本图画复述家长讲过的故事内容。要阅读,就要先认字。可以通过识字卡、指读绘本等认一些简单的字;平时带孩子去逛街、逛超市也可以给孩子讲讲他感兴趣的物品上的字,例如路标、广告牌、零食、玩具等,积累的多了,阅读就会变的轻松愉快了。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孩子以前一直只看绘本图画,现在开始主动阅读文字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主动要求我们给他买书,每次下单之后,就经常问快递怎么还不来,电话一响就问是不是书回来了。只要书一回来,就会放下手中别的事,急不可待的去拆,然后挑一本,开始安安静静的读了起来。关于背唐诗,孩子一开始肯定是背不下来,家长可以先领读,然后家长背上半句,孩子背下半句;家长背第一句,孩子背第二句;再反过来背,这样孩子就可以轻松背诵了。
2.设置奖励机制
常言道,不仅要马儿跑,也要让马儿吃草。所以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得到他应得的奖励。吃的喝的玩的等物质奖励,家长很容易做到;精神奖励家长需要多用心。我们经常一起斗地主、下五子棋、玩变形金刚等。家长要把心静下来,陪孩子一起娱乐。说到这里,关于看电视是避不开的。并不是彻底不让孩子看电视,可以找几个社科类、益智类、国学类的节目,还有纯英文电影,让孩子看看,既可以满足孩子想看电视的愿望,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