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白读书
你听过什么叫“两眼论”吗?
今天在读李炯炎的《学会阅读》一书,书中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两眼论”。
什么是“两眼论”呢?
“两眼论”源于围棋,围棋的八字规则“两眼活棋,隔手提劫”。简单说来,就是一盘棋,需要两个眼才能活。如同我们人一样,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必须要有两项可以取代的技能,才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而其实,“两眼论”不仅体现在围棋、社会竞争中,包括我们在日常读书过程中,也有相应的阅读“两眼论”,也即在读书时,要接纳不同的观点。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应该会有更深刻的感触,当我们读到一个正面历史人物,会把他当成我们的人生榜样,但随着阅读的加深,结果又可能颠覆之前的认知。
比如,历史书上常提到的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在历史上一直是高大的英雄形象,十年教训,卧薪尝胆,最后打败吴国,成为春秋史上最后一位霸主。
“成者王侯败者寇”,一个百折不挠,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勾践,的确让人肃然起敬。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勾践是否真的如人们所推崇的那般高大勇猛呢?
东周时期,礼制影响深远,虽然邻国之间互有征伐,但“不加丧,不因凶”向来是各国必须恪守的军礼。
所谓的“不加丧,不因凶”,就是不在敌国国君去世时发动战争,不在邻国遭受自然灾害时进行报复。所以,当年的吴国,虽想灭掉越国,但却在越国饥荒时,帮了越国一把。
但,反过来,等吴国需要越国提供帮助时,越王勾践却将煮熟的稻种送于吴国,导致吴国颗粒无收。最后发动战争,轻易战胜吴国。
所以,黄朴民曾评价其“狼子野心,蛇蝎心肠”。
你可以说,成功者不论手段只看结果,哪怕是不择手段,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功。但我们说“读史使人明智”,作为后辈的我们,还是要一分为二看待历史。成功固然可贵,但善恶观的颠倒,势必会造成小人文化的猖獗。
所以即便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仍有一条成文的约定,联合国成员国向其他国家发动战争时,必须得到联合国的批准。
其实,不光历史人物,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文学作品的作者,从不同的观点看,也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比如,我初次接触路遥的作品时,通过了解,得知路遥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奖,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心系农村青年的前途,渴望通过一己之力,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可能。那时,对路遥的评价全是正面。
但随着阅读的进一步加深,我发现路遥身上有《人生》中高加林的影子。当年的路遥,面对农村姑娘的追求,果断拒绝之。理由是:娶一个农村姑娘,谁来供我上大学?娶一个农村姑娘,我一辈子都甭想翻身…
路遥,为农村青年出路问题的发声是真,但路遥拿与城市姑娘的婚姻,作为“翻身”的令牌,也不假。
当新的观点,冲刷我们原有的认知时,该怎么办呢?
李炯炎在书中给出了建议。
首先,在我们读书时,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即无论一个观点如何颠覆我们的认知,我们都不要急于下结论。
比如说,当我在读到路遥将婚姻作为“翻身”的手段时,我能因此否定路遥整个人生吗?显然不能。
其次,要看这个观点的逻辑能不能自洽,也即在逻辑方面是否存在漏洞。若是逻辑自洽,我们可以先尝试接受这个观点。
比如,通过路遥三十年世交好友的著作,我了解到当年的路遥,因为出身贫寒,饥寒交迫,他渴望走出农村,渴望改变命运。而路遥无论在自己的作品,还是随笔中,都有透露自己渴望改变命运的极度迫切。
所以,通过逻辑的回顾,我由不理解到慢慢接受。“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生在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进步青年,囿于当时政策的制约,他们难道就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吗?
菲茨杰拉德曾说:要检验头脑是否一流,就得看它能不能容纳互相抵牾的思想,并且照常运转。
这个世界并非非黑即白,同样人也不可能只有一面。保持开放的心态,容纳不同的观点,存一颗敬畏之心,乃人生之大智慧。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