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国学感悟:
话题:
《中哲史北大》之“周敦颐及二程”思想
正文:
周敦颐和二程
先论周。
道学之开创人。
提出简明的宇宙论体系。
《太极图说》中,宇宙的最初阶段是“无极而太极”。
“太极”亦即无形无象的“无极”。
“太极”就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
“太极”的动静,为“神”。“神妙万物”就是说“神”是万物变化运动的内在根源。
在人性和道德问题上,认为人有一种超然的本性,叫做“诚”,是一切道德的根源。
提出“主静”学说,作为修养方法。“无欲故静。”
用其自然观的观点来论证当时的价值体系是合理的。
再论二程的天理论。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理”是最高实体。
程颐认为,“理”是万事万物所根据的法则。是物质世界的“所以然”。
二程强调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理是气的根本。
程颐认为气有生有灭。“理”是自然、社会的最高法则。理和心是一贯的。
二程讲对立的普遍性。心上反省内求,就可以认识一切真理。“穷理”和“尽性”是一回事。
程颐认为心中有知,但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用格物的工夫,达到自我认识。“至物”即就物而穷其理。读书接物与内在反省。一件一件研究。分别“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提出知先行后说。行难知亦难。
又论其人性论和道德学说。
人性二元论。“天命之谓性”,“生之谓性”。
程颐提出“性即理也”,认为“天命之谓性”的性就是理。“五常”是人固有。
气有清浊,于是有善恶。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程颢认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程颐强调“敬”,“涵养须用敬”。“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若欲免此,唯是心有主。如何为主?敬而已矣。”
知行格-英雄之旅-日精进第312日-考研倒计时200日
日锻炼:×
日总结反思:
今日早起,多为自习。效率问题,尤为突出,不可不察也。今迫在眉睫,难免着急,唯“尽人事听天命”。严格杜绝帕金森定律,提高效率,高效用时。
未来五年规划:专注国学,求学求真;读万卷书,韬光养晦;立德立言,写作演讲。
人生目标:进德修业的书斋生活
附:
第二十七轮一周封闭计划:
时间:6月2日——6月8日。
具体(定向总结):
1.遵循每日时间表:
自习任务:-
读书任务:读完《中哲史北大》《中庸》等,约一个小时。√
写作任务:√
上课任务:√
2.关机(晚6点半-9点):-
3.抄四书:√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