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王朝的出路--危机与治理
1.6.1文明与野蛮之相对论---北宋与安南
一晃又来到了周六,大清早小武就爬了起来。本周倒是下过两场雨,阴暗潮湿的天气让小武的心情也略微有些沉重。特别是前两课学过的内容非常之多,但受限于时间长短的关系,很多内容八角显然没有细讲,这让小武感觉有些不踏实。
另外,按照大纲,本周要学的课程内容,大概是中国古代的一些主要历史教训。这些问题比较深奥,小武也知道自己难以了解掌握,于是也没有多预习,还是等待八角来了以后再听讲吧。不过小武还是花了些时间、复习上周学习的七彩中国文化。
很快洗漱完毕,小武吃过了早饭,便泡了两杯洞顶乌龙茶,同时收拾好了书桌,便坐在旁边浅斟慢饮。没过多久,只见室内一阵白光闪过,八角非常准时地出现在他常坐的椅子上。然后八角很随意地伸手取了离自己较近的一杯茶,掀开了盖子后闻了闻茶叶的香气,然后用盖子拨了拨茶水上的漂浮物,然而慢慢品了一口。
小武赔笑道:“这个茶水味道还行吧?不过我有个疑问,中国古代的经验教训也实在太多了吧?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彼此的对错恐怕都要对调。领悟的不同还会造成三观冲突,那怎么样才能找出最重要的教训呢?”
八角眯着眼睛,似乎还在品味茶水的回香,一会儿方才睁眼捋须道:“你感觉不得要领也很正常。不过,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可以从相对大处着手,不要纠结于细枝末节之处。看中国古代时,你可以多了解与生死存亡有关的事情,分析所谓可能造成‘亡国灭种’的原因,而不是关注琐碎之事。”
“另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的文明同样有很多经验教训。且他们曾有过一个经典论断,说是国家的文明持续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后,最终总会灭于蛮族入侵。你可以将之作为一个论题来分析,即文明人是不是一定斗不过野蛮人?原因是什么?西方人对此有许许多多的经验总结,而中国的历史是否也是如此?”
小武恍然点头道:“这样一说我就清楚多了,原来弄清楚中国古代王朝该不该灭亡就可以了。大凡历史上的经验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把是否有助于延续还是灭亡、用来作为判断标准就可以了!”
八角微微点头道:“不错。所以你可以去看一些文化深层次的问题,了解常人难以弄清楚的真相,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太注重一些已经一边倒、‘回天乏术’的时期,因为那时候基本上‘胜负已分’,你再去研究过于明显的理由,不但是马后炮,而且还会掩盖真正的深层次原因。”
小武有些疑惑,道:“你的意思是指?”
八角捋须道:“举个例子,上一周曾提到过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在公元前47年攻入开罗,消灭了古埃及。首先,你得知道埃及灭亡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凯撒大帝强大到了什么程度,而是因为埃及在自身的‘先进’体制中待了几千年、不断将各种新生的文化活力扼杀在襁褓之中,导致它后来事实上已非常落后了。”
小武惊道:“你是说,埃及曾经的辉煌正是它后来落后的原因?埃及在七千年前就诞生了文字,甚至让世界其它三大古文明都‘匾匾的伏’!而在其后几千年中,没听说埃及有啥扩张和发展,原来是因为它体制的保守而固化了人民的思维!”
八角微笑道:“正是。在古埃及,就算又出了牛人、有什么新想法,马上便有一大堆守旧派,以‘先王的制度’不可动摇为由,将其灭之没商量。所以,当一种文明已经‘先进’得太久之时,你便可以质疑这种文明其实已经不先进了。”
“另一方面,你还要知道文明和野蛮是相对的。虽然古罗马后来也创建了不朽的文明,但在面对埃及灿烂的七千年文明面前,凯撒大帝所代表的罗马就是野蛮人。只不过,野蛮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别人的文明而进步,从而使自己得以‘更新升级’。所以,你不能将野蛮人就简单地看成文化落后的人---他们很可能洞悉了其它文明的弊端,这就是它先进的地方,从而帮助他们在竞争中胜出。”
小武若有所思,突然道:“不错,我想起了在宋朝之时,北方的辽、金等国家都出过熟习汉文化的皇帝。而且在跟宋朝官员的交往中,这些国家的君臣屡次强调自己的汉文诗词书画水平并不弱于宋朝人,于是发生了多次文学较量的行为,倒也确实不分胜负。显然他们并不愿意被文化‘先进’的宋人视为野蛮人。”
八角点头道:“辽金等国一边在学习宋朝所承袭的中华文化,使自己看起来更‘文明’一些;另一边仍保持着擅长骑战的军事特征,并且继续着‘打草谷’式的‘野蛮’。两者结合起来,令他们一直保持着对宋朝的优势,这是无疑的。若不是辽金等国都灭于比自己更‘野蛮’的国家,宋朝无法在同他们的竞争中胜出。”
“虽然宋人可能不愿意听,但‘打到黄龙府、还我河山’之类的口号也就只是口号而已。往深层次去了解一下,宋朝只是在经济上占有优势;从文明的总体上看,‘没牙的老虎’是丝毫没有优势的。”
小武想了想,道:“没牙的老虎?这让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情,参考纲要上面提到过宋朝和越南的关系,似乎是深度了解宋朝的一个契机。但我不明白当时具体是怎样一个情况,你能否给分析一下?”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道:“好的,正好北宋这段时间是越南国开始成形的时期,顺便了解一下别国的情况也好。最初,越南国并没有如今这么大,只有今天国家的北部而已,不过首都一直是河内(或称昇龙、大罗城、宋平县、紫城、静海军节度,都指同一个地方),这一直没变过。”
“越南之地虽早已存在,但一直没有独立建国。唐朝武则天所设的安南都护府、后来又被唐玄宗改为静海军节度使,指的就是这里。刚好在宋朝之前,越南的土地曾属于五代十国中的南汉国;也就是说,越南也是五代十国的一部分。”
图表1越南之地的早期归属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大为惊讶道:“我倒不知道,越南本是南汉国的一部分?它为何分裂出去?而宋朝不是说一统了五代十国之地吗?为何独漏了这一块?”
八角笑道:“说起南汉,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挺奇葩的国家。它所占据的区域,大约是广东、广西、越南三省之地,跟秦汉时期的南越国一模一样。”
“据说南汉皇帝有不少好淫的事迹。比如,当波斯被阿拉伯灭国之后,有很多美女被当做奴隶卖去四方。而两广这里一向海外贸易发达,于是皇帝也就有机会买了一个比较丰满的‘波斯猫’入宫;结果那异国女人又培训了九个丰满的本地女人,总称为‘十媚女’,一起专宠后宫。”
小武摇头讪笑道:“看来南汉的皇帝毫不在意乱世,自己比较喜欢偏安?”
八角摇摇头,微笑道:“并非如此,南汉皇帝并不是只顾享乐、全无心机之人,事实上,他很担心大臣们对他不忠及可能篡权之事。而在皇帝看来,只有太监才是忠心的,于是下旨将考上进士的人阉割掉才准做官。由于历史原因而没有被阉的人也都不给升迁的机会,到了后来南汉竟然有了两万多个太监!其中不乏专家和学者,创下了历代王朝之最高纪录。”
小武哈哈大笑,道:“南汉皇帝双重标准到了如此程度?随心所欲地宽于律己、极度苛刻地严于待人!不过有些专家、学者确实应该去当太监……”
八角笑道:“那些先不扯,单说南汉统治越南(交州、交趾、安南)地区一直不太顺利。从唐朝起交州便由静海军节度使管辖,在原节度使杨廷艺死于兵变之后,南汉皇帝刘䶮便封自己的儿子刘洪操为静海军节度使,以加强对交州的控制。”
“然而杨廷艺的女婿吴权精擅兵法,他先是平定了兵变内乱,借机扩大了声势,然后再驱逐南汉刘氏势力。于是南汉发兵前来镇压,结果被吴权打的大败,刘洪操战死、刘䶮也无可奈何。从此南汉被一分为二,吴权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唤做‘吴朝’;而刘氏南汉此后只包含两广之地。这就是越南同中国分开之始。”
图表2五代十国与越南吴朝(图中的交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想了想,忽然大笑道:“我突然想起来了,上周你说,越南人逐渐称侨居的宋朝人为‘唐人’(这也是‘唐人街’的由来),而自称却是‘汉人’,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如果偏要质问的话,他们可以辩称:越南人是‘南汉之后人’,也就是‘汉人’咯,当然也不能算错!”
八角呵呵笑道:“越南人对儒学的理解很深,在正名分、立正朔等方面有特长。你现在明白一点了,要想在嘴皮上对他们占据上风也是很困难的。”
小武点头笑道:“这算是他们对高等文明的学习结果吧?”
八角点头捋须笑道:“不错。但是换个角度看,吴权所建立的独立王国跟南汉等十国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中国人不是为了嘴顺,把那个时代叫做‘五代十一国’也无不可。而安南国初次独立,传承一直不太稳定;到了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吴朝已变成了丁朝,国主丁部领是原静海军辖下的驩州刺史之后,也是杨廷艺的部将。”
“在宋朝一统了五代十国的土地之后,宋太祖原本还可以继续进军交州;但他担心作战持续日久,影响到在有生之年‘杯酒释兵权’的大计,便以‘玉斧划界’、放弃了整个大西南,也包括了此前一直属于中国的交州地区。”
小武皱了皱眉,道:“原来从赵匡胤开始,宋朝便开始了割地的传统!”
八角嘿嘿笑道:“到了宋太宗时,安南丁朝已变成了黎朝、其后又变成了李朝。虽然安南内部政变频发,但是当宋朝出兵干预时、却中了伏击导致大败。于是宋朝只得册封交州为大瞿越国、号安南国王,从而获得了一个名义上的藩属国。”
小武点头道:“说到底还是没有统一的决心!以宋朝的国力之强盛,加上别处边疆威胁不大之时,专心攻取安南,怎会对付不了?何况对方还时常发生内乱!”
“可以想见,打不下安南的主要原因是宋朝军队思想消极、并不卖力;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皇帝不信任武将,就算仗打得好、恐怕也没有好结果。”
八角微微一笑道:“说起安南李朝的开国皇帝李公蕴,本来家住中国福建泉州,据称是唐朝的曹王李明(唐太宗之子)之后裔,后来才搬去了安南并最终身登大宝。由于宋朝到底是攫取了唐朝崩散的江山,这使安南李朝从法理上就高过了宋朝一头。一直到宋仁宗时期,李朝屡屡派兵入侵两广,让意图息事宁人的宋朝十分头痛。”
小武讶道:“竟有此事?但安南李朝就算是中国唐朝之后又如何?那他应该去恢复唐朝的核心、关中地区吧?老是攻打两广又算什么?可见一切都是借口!”
八角呵呵大笑道:“当然是借口。不过安南自称大瞿越国,意图不仅是要独立、而且是想收并所有百越之地!他先将自己在法理上置于百越的核心地位,然后再去攻打和吞并百越的其它地区,其拓展的总体战略思想倒也不能算错。特别是宋朝在百越地区的统治本来就不太稳定,尤其在两广之地、少数民族众多,一旦有安南人前来蛊惑,很容易掉过头来叛变。”
“到了宋仁宗时期(据称是宋朝最辉煌的时代),就在安南和两广的分界线上、爆发了著名的侬智高起义。一时间壮族叛军风生水起,击溃了宋朝很多地方上军队。他们先是攻克了南宁及广西所有要地,然而兵进广东并围攻了广州57天,不克后再撤围而北上进攻湖南。宋朝的文武官员一时间产生了巨大的畏难情绪,几乎无人愿意领兵去与侬智高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