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关系,知道佛界戒律中有八戒的人很多,不过具体是哪八戒可能知道的人就少了。
八戒又叫八关斋戒。关,即关闭一切非善事;斋,即绝诸一切杂想事。八戒本有九条,其中第七条中囊括了两条,于是就合称八戒。
佛教中,有五戒、八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八戒,则是由五戒扩充而来。五戒分别是杀、盗、淫、妄、酒。妄就是妄语,这几项都很好理解,不做过多的解释。
第六戒是华香。意思是不喷香水,不涂胭脂。
第七戒是高胜床上坐,听倡伎乐。这里就是两条了,前者指的是不卧高床软枕,后者是不听靡靡之音。
第八戒叫非时食。也就是通常说的过午不食。过了正午十二点,这一天就不再吃东西。
这些戒律乍看之下都很折腾人,吃不能大快朵颐,睡不能高床软枕,不能听情歌,不能打扮自己。但其实放回到佛陀所生的那个时代,这些戒律本身是很宽松,很仁慈的。
佛陀生活的年代大致是公元前五世纪,那时的印度,盛行苦修。佛陀也曾经尝试过极端苦修,他曾经练习呼吸之法,试着把呼吸调整到极慢极细长,结果不仅没有用,还因为缺氧导致头疼。后来他又尝试绝食,结果饿的瘦骨嶙峋,坐都坐不住。
所以后来他证悟之后制定戒律,其实是对极端苦行的一种纠偏。
佛教讲“中道”,这和儒家的中庸有些像。佛教认为,一个人修极端的苦行是不对的,这非但没有用还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当然,一个人暴饮暴食也不对,沉湎于一时的快感和欲望,一样反过来会害了自己。
所以你看,“过午不食”这条戒律就很符合中道。它不像绝食那样无视人基本的生存需要,但是又肯定人应该限制欲望,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在今天这个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戒律的纠偏依然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