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跬步的人都在读蔡崇达的《皮囊》,甚至有小伙伴感动得泪流满面。《皮囊》它记录了作者和他身边的人成长与变化。我很欣赏作者的真挚、坦荡、万事都有计划,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坚持做自己。
现在很多人一有问题就觉得是原生家庭的过,所以我今天就想来聊聊崇达的父母与他自己,想让大家知道,原生家庭对我们是有影响,但是做决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还是我们自己。
01父亲
他父亲本来是一个公职人员,因为生了他,超生了,所以公职没有了。内心脆弱的父亲由于没有公职把自己关家里三年没出去工作。
直到三年后的某一天,跟他母亲说要出去找工作,然后就去做了海员。做了三年海员后,遇到了处理不了的事情,跑到老家躲着,连海员也不做了。
拿着做海员时赚的钱,给家里盖了房子。然后还开始了做生意,开过酒店、海鲜馆、加油站,生意越做越小。他在失败中越来越邋遢、焦虑、沉默。最后跌倒,中风。
中风后,父亲的心脏瓣膜脱落,引发脑栓两次,让这困困重重的家庭再一次雪上加霜。
02母亲
他的母亲非常爱他的父亲,是那种没有理智的爱,只要父亲不愿意做的事,她一句责备都没有,如果是父亲想做的事,哪怕父亲死后,把家推入窘境,她也会帮他父亲完成。
他父亲被公职开除,呆在家里三年,他母亲不吭声,不安慰,也不发火,默默地的撑了三年。
后面他父亲做海员遇到处理不了的事,在家躲着不去工作了,家里的亲戚都来劝,也要他母亲来劝,他母亲却说:“他不想去,就不去了呗!”
他父亲一直想把买好的那块地盖上镇上最得意的房子,他父亲生病后,家里经济本来紧张,他的母亲依然把家里的钱拿来盖房子。
后面,他们好不容易还清家里的债,他母亲还想再盖两层,想成为镇上里独一无二的四层房。作者拗不过母亲,最后还是盖上了让镇上一片哗然,但很潦草的四层楼。
再后来,镇政府要征收他们的房子,他的母亲却跟他说,希望在政府来之前,把没有建好的房子建好。
那房子建好了,过不了多久也会是要拆掉的,而且在老家建了房子,作者暂时就不能在北京买房子了,家里的三伯父也反对他母亲建一座马上又要拆的房子。
但是作者知道,这座房子,是母亲对父亲那没有说出口的爱情,所以还是支持了母亲的决定。
真是个可爱的母亲,在媒人的介绍下,各自害羞地瞄了对方一眼,然后就死心踏地的爱了这辈子。
03崇达
有了这样内心很脆弱的父亲,为了爱情没有理智的母亲,崇达很努力的学习和姐姐一起照顾这个家,照顾瘫痪的爸爸。
他知道那建好的房子始终都要拆掉,他有一段时间在北京买不起房子,但是他觉得这辈子有家可回,怎样做都值得。
父亲心脏手术一次,中风两次,住院四次,父亲生病时,脾气暴躁起来,他会拿拐杖打人。甚至有时候他还会像小孩子一样胡搅蛮缠。
尽管如此,当他存到的第一个20万的时候,他想赚更多的钱,送父亲去美国做头部手术,把父亲脑子里的那瓣膜拿出来。只是很不幸的是,他还没来得及做这些事,父亲却走了。
除此之外,崇达还是一个目标感很清晰的人,他有很强的分解目标的能力和执行能力,他从来不被身边人干扰。
大一,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两个学期都拿奖学金,因为他的生活费都从那儿来,他做到了。
为了大四能有更多宽裕的时间去实习,他在大三提前开始写毕业论文。除此之外,还要去打一份工,赚读大四,去实习时一年的经费。
其实他可以过得更轻松,他的同学静宜和静宜的家人看上了他,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去静宜叔叔工作的地方——建设厅实习。他拒绝了她,然后还是按自己的计划走。
等到大四开学,他交完大四的学费,还剩1万2,然后可以踏踏实实的去实习了。
04结语
崇达的原生家庭好吗?爸爸内心脆弱,妈妈为了爱情而任性,那他呢?
当生活就像演狗血剧一样,他仍没有抱怨,他管控着自己,努力学习、规划人生、不受身边的人影响,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曾经也怪过我的原生家庭,我挣扎过,痛苦过。后来我也问过自己:“你是不是为自己的不努力找了这个叫原生家庭的借口?”
原生家庭会影响你,但不可能决定你,对吗?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儿童期与青春期,成年后都有着来自原生家庭的种种烙印,但是一个人的发展还是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态度和选择。
原生家庭会影响你一阵子,但千万别让他决定你的一辈子。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靠自己的选择。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