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布鲁斯·胡德(Bruce Hood)
译者:钱静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01 概述
我是谁?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每个人切身的心理探索。在《自我的本质》这本书中,作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很有颠覆性的视角,他认为对自我的感觉只是幻象。说它是幻象,也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它只是不像看起来的那样自由和有判断力罢了。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我们都能真切的体会到自我的存在,而这种体会,其实只是大脑从自我利益出发而创造的假象。
本书的作者胡德教授是一位资深的神经科学家,他把我们熟悉的自我放到了手术台上,并结合大量的脑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给我们用逻辑和数据上了一堂生动的解剖课。
胡德教授把《自我的本质》这本书的主角位置分配给了大脑,并且从生物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角度,给读者呈现了大脑与自我的双簧表演,并且最过瘾的是从台前幕后为大家揭示背后的原理,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给大家呈现了一个不断变换的自我,让我们看到我们人类是怎样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从一种性格转换到另一种性格,我们会有种种言行和思想上的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人,是怎样被他人影响、被环境所操控。藉由这些认识,我们将更容易了解自己和他人,发展出更强大的、独一无二的自我。
接下来我们进入刷新认知之旅的第一站,看看大脑跟自我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说自我是一种幻象。
02 大脑建模是自我的来源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认为自我不是一个单独的部分,而是感觉、知觉、思想相互堆积捆绑的整体,自我是在这些捆绑在一起的体验中浮现出来的。也就是说,自我一种总体的感觉和体验,是我们的想法和行为的总和。
如果说自我是总体的感觉和体验,而感觉体验其实是依赖于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处理,那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我是依赖于大脑的生理状态的。
比如说,某个人得了非常严重的心脏病,后来移植了一个健康的心脏,那你觉得他还是他自己吗?如果他移植的是大脑呢?他还是他吗?
不是,我们想得是一样的。
所以说,大脑是决定我们是谁的关键部分。在临床上我们也会看到,因为中风或者是意外造成脑损伤的患者,他们的个性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对于认识他们的人来说,他们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家里有老年痴呆患者的朋友也应该对此有很深的感触,可能原本是情感深厚的亲人,当他眼神空洞地看着你,好像从来都不认识你,你会感觉他已经不在了,你已经永远地失去了他。
恩格斯说: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无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越感觉的,但总归来说,还是大脑的产物。大脑是灵魂和意识的所在地。
我们的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对外部的世界进行加工,从而建立起关于现实世界的模型。这种模型也让我们可以去理解、预测他人,从而获得掌控感。
举个例子,早上坐地铁去上班,我一路上会看到很多的人和物,但是因为我经历过早高峰被挤到怀疑人生的遭遇,我不会在那些人和物身上放什么注意力,我只是会关注人的数量。我担心迟到,我也希望避过高峰期人被挤成沙丁鱼的难受状况,我就会更关注地铁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地铁的人少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总结,我就会在找到规律,从而确定出门的时间,让我可以在地铁排队的高峰期到来前一点点出门,从而不用让自己变成沙丁鱼。
除了想要获得对外部世界的掌控感之外,大脑也想要获得对于内部世界的掌控感,于是,大脑就设定有一个“自我”,这是一个能自己作主、自己受用、能稳定不变的“我”,在此基础上来建构自我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用来让我们去理解、预测自己,从而获得对自己的掌控感。
举个例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做作业遇到稍微困难一点的状况,看一眼,就不想做了,明明10分钟可以做完的作业,可以一直磨蹭、拖拉半小时还不开始,因为他不确定他能否把它做出来,也不确定需要多长时间。但是如果孩子对“自我”的设定是,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是有能力完成作业的。那么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更有行动力,也不会那么容易放弃。然后也因为他不容易放弃,他也更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更会想办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成年人。
大脑设定有这样一个“自我”之后,就开始在这个基础上来建构自我了。自我的模型在童年阶段会在大脑建模和他人影响的相互作用中渐渐显现出雏形,直到成年,建构自我的过程也不会停止。终其一生,大脑都在不断地发展和修正我们的自我认识。
因为大脑建模是自我的来源,所以下面我们讲一下大脑的运行机制。
03 大脑的运行机制
很多朋友都看过电影黑客帝国,在这部影片里面,男主人尼奥(Neo)是一名电脑黑客,他发现他所在的世界并非是真实的,其实是由一个叫做矩阵Matrix的电脑程序控制的。而这些程序则被植入了他们的大脑中,使这些人类生活在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里。
这只是一个科幻故事,但是与我们现实相似的是,每个人的大脑里面都有一个矩阵,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神经网络。我们的大脑通过建构模型,或者是故事,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并不是说我们世界是不真实的,现实是真实的,只是我们的大脑只加工外部世界中的某些信息,我们只能感觉到那些能够被神经系统捕捉到的内容。所以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同的人去到同一个地方,哪怕经历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感受,每个人记得的内容都是非常不一样的。就像我和朋友一起去咖啡厅,我会记得跟谁去,我们谈了什么,而我的朋友会清楚地记得咖啡厅里面的陈设。
大脑中大约有1700亿个细胞,每一个神经细胞可以通过放电的方式,同时和其他几千个神经细胞产生联结,从而形成无数的联结模式,每一种链接模式则对应存储着我们的一种感受、念头或行为等。
一般来说,经常一起被激活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就会被加强,这种感受或行为模式就会越来越稳固,也越容易被唤醒。比如你失恋的时候经常听某首歌,你感到悲伤难过。然后声音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到大脑,接着产生一种覆盖整个大脑的电信号激活模式,形成某种联结模式来记录当时你的所思所感。
之后每当你听到或回忆起音乐的旋律的时候,相关的联结模式就会被激活,你就会下意识的回想起失恋时的伤感。
那么,如果说大脑是一个精密且复杂的机器,其中的运行规律来自何处?是基因的预先设置还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像说一个人有很大的成就到底是因为他天生聪明,还是因为父母给了他很好的教育和教养环境。
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角度跟大家平常所看到的听到的还不一样。我们先来谈一谈大脑基因预设的这一部分——有哪些是大脑天生就有的功能。
04 大脑的基因预设
设想一下,如果你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法去教一个新生儿和一只小仓鼠学习人类的语言,三四年之后,结果是不是会很不一样?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许多科学家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都发现,要教会人类之外的动物,即使是最聪明的大猩猩,来学习几个简单的单词,都是非常费劲的。所以对于人类的大脑来说,语言是基因预设的神经模式,是一种“天生就会的东西”。这里给大家澄清一下“天生”的概念,这种“天生”给了人类大脑一种准备状态,是发展某种能力的可能。
脑神经科学家们很早就明确的一点是,我们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基础的神经模式存在了。在出生时,虽然许多感觉和控制区之间的连接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状态,但是已经分化得很好了。健康的婴儿拥有一个准备好的大脑,随时准备着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而这种学习开始的时间非常早。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我们知道还在母亲肚子里的胎儿就可以熟悉他们母亲的声音,喜欢他们母亲在怀孕期间所吃的食物,他们甚至能记住母亲在待产期间所看的电视剧的主题曲。研究人员发现,有些婴儿在听到他们母亲在怀孕期间所看的电视剧的主题曲的时候就会变得安静而专注起来。所有的这些都证明大脑很早就已经开始执行任务,并对外界的声音和味道的信息进行存储。
人类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是由人类的遗传基因代代延续的。那是不是所有的人类,都能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呢?前面说到,人类的大脑有学习语言的前置装备,那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语言能力相差那么大呢?最极端的例子是从小脱离了人类社会,在丛林中生活了许多年的狼孩,后面要学习人类的语言,也非常的困难。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要去到我们对于大脑的“敏感期”的讨论了。
05 大脑发展的关键期
敏感期,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为关键期。在一些婴幼儿教育的科普读物里面,我们会经常看到。
早在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鹅是鸡鸭鹅的鹅)它会本能的跟随他第一眼见到的活动的物体。而充当这种活体的,除了小鹅的母亲之外,也可以是人或者其他动物。也就是说,如果他第一眼见到的是某个人,他就会一直跟着这个人。
从小鹅破壳而出的那一刻,他就被印刻下了他最初所见的活动物体的印象,这个就叫印刻效应。在德国的研究影像中就展现了一位留着胡子的老绅士,抽着烟管走路,后面有一群小鹅,忠实的跟随他的情景。
小鹅的鸟类大脑,预先设置了一种机能,就是跟随他们所见到的第一个大的移活动的物体。然而,如果小鹅被饲养长大,在出生后的10天内没有看到大的移动物体,那么他们就不会再产生印刻和跟随了,因为机会之窗已经错过了。这种有时间限制的大脑发展阶段就被称为关键期或者是敏感期。
研究发现,在人类的大脑中也有敏感期。比如人类的语言发展。无论在哪里长大,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相似的时间段轻松的学习说话,但是同时在同一个家庭养大的宠物仓鼠却不行。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就是,人类大脑的预设中有语言学习的部分,而宠物仓鼠的大脑中却没有。无论在哪种环境下长大的婴儿,都能学会他们所接触到的语言,这证明人类存在一种内置的独特的能力去学习语言,而且一定是从遗传学的角度进行过编码的,但是实际学习的语言则由环境决定。
你有注意到,在你长大一些之后学习第二门语言有多么困难吗?比如我在上大学之后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英语,英语听说的能力还是很差。另外,在我的成长环境里面L和N的拼音的发音是没有区分的。从大学的时候,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尝试着去矫正,但是都没有用,因为错过了语言的关键期,我大脑中支持语言学习的神经通路的可塑性已经逐渐丧失了,所以直到现这个问题也还是依然存在。有一些人在学语言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可能是跟他们是否在年轻的时候接触另一门语言有关,在7岁前学习语言会更加容易。
敏感期不仅存在于语言的领域中,他也出现在其他的人类能力的形成中。例如天生白内障的儿童在婴儿时期无法清晰地看到面孔,当他们长大,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矫正后,即使视力变得清晰了,还是会有面孔识别方面的障碍,比如难以分清楚阿娇和阿萨,这个问题无论在之后的生活中他怎么训练也无法解决。这说明在大脑视觉神经的发育过程中,也就是敏感期中,得到相应的视觉刺激,对于视觉分辨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当人猿泰山这部影片中的主角泰山从丛林中返回,要登上王子宝座的时候,他是没有办法区分厨师和女帮佣的区别的,因为他在婴儿时期没有看过人类的面孔。换个角度讲,它对动物园中动物的识别能力可能还更好一点。
同样的,区分其他种族个体的差异也是这样,我们很多人看外国人经常觉得他们看起来都长得差不多,这是因为在我们的成长环境中,我们在不断的接触同族人的面孔之后,我们的区分能力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同种族面孔的识别优势,对于不同种族面孔的识别能力就退化了。
除了语言敏感期,面孔敏感期,还有动作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等。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本类似《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样的书来看一看。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因为敏感期的这个概念,导致很多家长变得非常紧张。人们会担心,如果不将儿童尽量的至于刺激丰富的环境里面,会让孩子产生问题和困难。于是很多家长开始疯狂的买各种早教的产品。
科学家们认为,自然的环境哪怕是非常简单,也足以为年轻而饥渴的大脑提供足够的刺激,并使其适应。实际上,没有证据证明,扩大早期的学习环境,可以产生更好的智力效果,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另外,一些训练婴儿语言的DVD被发现是对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有损害的,因为孩子更需要的是充分的人际互动。大脑通过社交互动的方式从他人那里来获取信息,这比科技更加复杂,也更加久远。
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总结一下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我们的自我不是一个单独的部分,而是感觉、知觉、思想相互堆积捆绑的整体,自我是在这些捆绑在一起的体验中浮现出来的。也就是说,自我是我们的想法和行为的总和。而我们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依赖于大脑的,所以大脑是决定我们是谁的关键部分。
“自我”是源于大脑对内部世界的一种“设定”,设定有一个自作主、自受用、能稳定不变的“我”,再在此基础上构建自我的模型。所以说自我的形成基础就是一个幻象。
作者:唐布鲁斯·胡德(Bruce Hood)
译者:钱静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01 概述
我是谁?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每个人切身的心理探索。在《自我的本质》这本书中,作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很有颠覆性的视角,他认为对自我的感觉只是幻象。说它是幻象,也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它只是不像看起来的那样自由和有判断力罢了。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我们都能真切的体会到自我的存在,而这种体会,其实只是大脑从自我利益出发而创造的假象。
本书的作者胡德教授是一位资深的神经科学家,他把我们熟悉的自我放到了手术台上,并结合大量的脑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给我们用逻辑和数据上了一堂生动的解剖课。
胡德教授把《自我的本质》这本书的主角位置分配给了大脑,并且从生物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角度,给读者呈现了大脑与自我的双簧表演,并且最过瘾的是从台前幕后为大家揭示背后的原理,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给大家呈现了一个不断变换的自我,让我们看到我们人类是怎样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从一种性格转换到另一种性格,我们会有种种言行和思想上的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人,是怎样被他人影响、被环境所操控。藉由这些认识,我们将更容易了解自己和他人,发展出更强大的、独一无二的自我。
接下来我们进入刷新认知之旅的第一站,看看大脑跟自我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说自我是一种幻象。
02 大脑建模是自我的来源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认为自我不是一个单独的部分,而是感觉、知觉、思想相互堆积捆绑的整体,自我是在这些捆绑在一起的体验中浮现出来的。也就是说,自我一种总体的感觉和体验,是我们的想法和行为的总和。
如果说自我是总体的感觉和体验,而感觉体验其实是依赖于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处理,那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我是依赖于大脑的生理状态的。
比如说,某个人得了非常严重的心脏病,后来移植了一个健康的心脏,那你觉得他还是他自己吗?如果他移植的是大脑呢?他还是他吗?
不是,我们想得是一样的。
所以说,大脑是决定我们是谁的关键部分。在临床上我们也会看到,因为中风或者是意外造成脑损伤的患者,他们的个性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对于认识他们的人来说,他们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家里有老年痴呆患者的朋友也应该对此有很深的感触,可能原本是情感深厚的亲人,当他眼神空洞地看着你,好像从来都不认识你,你会感觉他已经不在了,你已经永远地失去了他。
恩格斯说: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无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越感觉的,但总归来说,还是大脑的产物。大脑是灵魂和意识的所在地。
我们的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对外部的世界进行加工,从而建立起关于现实世界的模型。这种模型也让我们可以去理解、预测他人,从而获得掌控感。
举个例子,早上坐地铁去上班,我一路上会看到很多的人和物,但是因为我经历过早高峰被挤到怀疑人生的遭遇,我不会在那些人和物身上放什么注意力,我只是会关注人的数量。我担心迟到,我也希望避过高峰期人被挤成沙丁鱼的难受状况,我就会更关注地铁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地铁的人少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总结,我就会在找到规律,从而确定出门的时间,让我可以在地铁排队的高峰期到来前一点点出门,从而不用让自己变成沙丁鱼。
除了想要获得对外部世界的掌控感之外,大脑也想要获得对于内部世界的掌控感,于是,大脑就设定有一个“自我”,这是一个能自己作主、自己受用、能稳定不变的“我”,在此基础上来建构自我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用来让我们去理解、预测自己,从而获得对自己的掌控感。
举个例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做作业遇到稍微困难一点的状况,看一眼,就不想做了,明明10分钟可以做完的作业,可以一直磨蹭、拖拉半小时还不开始,因为他不确定他能否把它做出来,也不确定需要多长时间。但是如果孩子对“自我”的设定是,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是有能力完成作业的。那么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更有行动力,也不会那么容易放弃。然后也因为他不容易放弃,他也更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更会想办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成年人。
大脑设定有这样一个“自我”之后,就开始在这个基础上来建构自我了。自我的模型在童年阶段会在大脑建模和他人影响的相互作用中渐渐显现出雏形,直到成年,建构自我的过程也不会停止。终其一生,大脑都在不断地发展和修正我们的自我认识。
因为大脑建模是自我的来源,所以下面我们讲一下大脑的运行机制。
03 大脑的运行机制
很多朋友都看过电影黑客帝国,在这部影片里面,男主人尼奥(Neo)是一名电脑黑客,他发现他所在的世界并非是真实的,其实是由一个叫做矩阵Matrix的电脑程序控制的。而这些程序则被植入了他们的大脑中,使这些人类生活在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里。
这只是一个科幻故事,但是与我们现实相似的是,每个人的大脑里面都有一个矩阵,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神经网络。我们的大脑通过建构模型,或者是故事,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并不是说我们世界是不真实的,现实是真实的,只是我们的大脑只加工外部世界中的某些信息,我们只能感觉到那些能够被神经系统捕捉到的内容。所以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同的人去到同一个地方,哪怕经历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感受,每个人记得的内容都是非常不一样的。就像我和朋友一起去咖啡厅,我会记得跟谁去,我们谈了什么,而我的朋友会清楚地记得咖啡厅里面的陈设。
大脑中大约有1700亿个细胞,每一个神经细胞可以通过放电的方式,同时和其他几千个神经细胞产生联结,从而形成无数的联结模式,每一种链接模式则对应存储着我们的一种感受、念头或行为等。
一般来说,经常一起被激活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就会被加强,这种感受或行为模式就会越来越稳固,也越容易被唤醒。比如你失恋的时候经常听某首歌,你感到悲伤难过。然后声音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到大脑,接着产生一种覆盖整个大脑的电信号激活模式,形成某种联结模式来记录当时你的所思所感。
之后每当你听到或回忆起音乐的旋律的时候,相关的联结模式就会被激活,你就会下意识的回想起失恋时的伤感。
那么,如果说大脑是一个精密且复杂的机器,其中的运行规律来自何处?是基因的预先设置还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像说一个人有很大的成就到底是因为他天生聪明,还是因为父母给了他很好的教育和教养环境。
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角度跟大家平常所看到的听到的还不一样。我们先来谈一谈大脑基因预设的这一部分——有哪些是大脑天生就有的功能。
04 大脑的基因预设
设想一下,如果你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法去教一个新生儿和一只小仓鼠学习人类的语言,三四年之后,结果是不是会很不一样?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许多科学家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都发现,要教会人类之外的动物,即使是最聪明的大猩猩,来学习几个简单的单词,都是非常费劲的。所以对于人类的大脑来说,语言是基因预设的神经模式,是一种“天生就会的东西”。这里给大家澄清一下“天生”的概念,这种“天生”给了人类大脑一种准备状态,是发展某种能力的可能。
脑神经科学家们很早就明确的一点是,我们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基础的神经模式存在了。在出生时,虽然许多感觉和控制区之间的连接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状态,但是已经分化得很好了。健康的婴儿拥有一个准备好的大脑,随时准备着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而这种学习开始的时间非常早。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我们知道还在母亲肚子里的胎儿就可以熟悉他们母亲的声音,喜欢他们母亲在怀孕期间所吃的食物,他们甚至能记住母亲在待产期间所看的电视剧的主题曲。研究人员发现,有些婴儿在听到他们母亲在怀孕期间所看的电视剧的主题曲的时候就会变得安静而专注起来。所有的这些都证明大脑很早就已经开始执行任务,并对外界的声音和味道的信息进行存储。
人类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是由人类的遗传基因代代延续的。那是不是所有的人类,都能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呢?前面说到,人类的大脑有学习语言的前置装备,那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语言能力相差那么大呢?最极端的例子是从小脱离了人类社会,在丛林中生活了许多年的狼孩,后面要学习人类的语言,也非常的困难。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要去到我们对于大脑的“敏感期”的讨论了。
05 大脑发展的关键期
敏感期,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为关键期。在一些婴幼儿教育的科普读物里面,我们会经常看到。
早在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鹅是鸡鸭鹅的鹅)它会本能的跟随他第一眼见到的活动的物体。而充当这种活体的,除了小鹅的母亲之外,也可以是人或者其他动物。也就是说,如果他第一眼见到的是某个人,他就会一直跟着这个人。
从小鹅破壳而出的那一刻,他就被印刻下了他最初所见的活动物体的印象,这个就叫印刻效应。在德国的研究影像中就展现了一位留着胡子的老绅士,抽着烟管走路,后面有一群小鹅,忠实的跟随他的情景。
小鹅的鸟类大脑,预先设置了一种机能,就是跟随他们所见到的第一个大的移活动的物体。然而,如果小鹅被饲养长大,在出生后的10天内没有看到大的移动物体,那么他们就不会再产生印刻和跟随了,因为机会之窗已经错过了。这种有时间限制的大脑发展阶段就被称为关键期或者是敏感期。
研究发现,在人类的大脑中也有敏感期。比如人类的语言发展。无论在哪里长大,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相似的时间段轻松的学习说话,但是同时在同一个家庭养大的宠物仓鼠却不行。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就是,人类大脑的预设中有语言学习的部分,而宠物仓鼠的大脑中却没有。无论在哪种环境下长大的婴儿,都能学会他们所接触到的语言,这证明人类存在一种内置的独特的能力去学习语言,而且一定是从遗传学的角度进行过编码的,但是实际学习的语言则由环境决定。
你有注意到,在你长大一些之后学习第二门语言有多么困难吗?比如我在上大学之后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英语,英语听说的能力还是很差。另外,在我的成长环境里面L和N的拼音的发音是没有区分的。从大学的时候,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尝试着去矫正,但是都没有用,因为错过了语言的关键期,我大脑中支持语言学习的神经通路的可塑性已经逐渐丧失了,所以直到现这个问题也还是依然存在。有一些人在学语言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可能是跟他们是否在年轻的时候接触另一门语言有关,在7岁前学习语言会更加容易。
敏感期不仅存在于语言的领域中,他也出现在其他的人类能力的形成中。例如天生白内障的儿童在婴儿时期无法清晰地看到面孔,当他们长大,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矫正后,即使视力变得清晰了,还是会有面孔识别方面的障碍,比如难以分清楚阿娇和阿萨,这个问题无论在之后的生活中他怎么训练也无法解决。这说明在大脑视觉神经的发育过程中,也就是敏感期中,得到相应的视觉刺激,对于视觉分辨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当人猿泰山这部影片中的主角泰山从丛林中返回,要登上王子宝座的时候,他是没有办法区分厨师和女帮佣的区别的,因为他在婴儿时期没有看过人类的面孔。换个角度讲,它对动物园中动物的识别能力可能还更好一点。
同样的,区分其他种族个体的差异也是这样,我们很多人看外国人经常觉得他们看起来都长得差不多,这是因为在我们的成长环境中,我们在不断的接触同族人的面孔之后,我们的区分能力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同种族面孔的识别优势,对于不同种族面孔的识别能力就退化了。
除了语言敏感期,面孔敏感期,还有动作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等。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本类似《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样的书来看一看。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因为敏感期的这个概念,导致很多家长变得非常紧张。人们会担心,如果不将儿童尽量的至于刺激丰富的环境里面,会让孩子产生问题和困难。于是很多家长开始疯狂的买各种早教的产品。
科学家们认为,自然的环境哪怕是非常简单,也足以为年轻而饥渴的大脑提供足够的刺激,并使其适应。实际上,没有证据证明,扩大早期的学习环境,可以产生更好的智力效果,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另外,一些训练婴儿语言的DVD被发现是对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有损害的,因为孩子更需要的是充分的人际互动。大脑通过社交互动的方式从他人那里来获取信息,这比科技更加复杂,也更加久远。
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总结一下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我们的自我不是一个单独的部分,而是感觉、知觉、思想相互堆积捆绑的整体,自我是在这些捆绑在一起的体验中浮现出来的。也就是说,自我是我们的想法和行为的总和。而我们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依赖于大脑的,所以大脑是决定我们是谁的关键部分。
“自我”是源于大脑对内部世界的一种“设定”,设定有一个自作主、自受用、能稳定不变的“我”,再在此基础上构建自我的模型。所以说自我的形成基础就是一个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