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应用】思维导图怎么在亲子教育上使用?

虽然现在思维导图很热门,但大部分人依然认为它是一个软件工具或是好看的图片,虽然知道有用,但似乎【思维导图】和我们的日常连接不那么紧密,又或者提笔想用却发现非常费时还不好看?

作为一直实践思维导图【实用主义】的我来说,近4年多的教学里经常会遇到很多日常生活的实践,我想真实的应用故事才会带来价值!所以想开设这样的主题,除周末外,每日分享短小精悍的实际案例并附个人讲解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真正了解思维导图的【实用性】!


今天分享的实例来自学员:如何帮助孩子背诵古文或古诗?

前提:至少小学三年级以上可用完整思维导图,三年级以下抽象理解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建议用具体图像来帮助记忆。

1.背诵古文

来自零基础学习仅一个多月的宋君秋,学习思维导图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学习。这是她帮助孩子整理的《五柳先生》文章的思维导图。

讲解说明:

1.遇到文章,先别急画思维导图。而是和孩子一起通读全文,了解段落大意,再一起商量概括,将重点信息提炼出来。比如本导图概括主要内容:喜好、环境、做文章等。

2.中心主题的图像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记住文章内容,可以丰富,但丰富的前提是为了记住文章内容。所以设计图像不在乎多写实,而是把一些相关信息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五柳先生,我们可以设计5个柳树+1古代先生即可。


2.背诵古诗

来自已有思维导图实践的小贺。这是非常形象化的古诗整理记忆。

讲解说明:

此图值得学习有三点:

1.古诗内容图形化。尤其针对三年级以下乃至幼儿园孩子,用图形的方式更容易帮助孩子记忆。因古诗多半形象,所以抓到一些具象事物的轮廓就可以把它画出来,【注意】重点是记住而不是好看!所以家长可以启发孩子,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画。当然百度简笔画也是比较好用的图形参考途径。

2.序号标注帮助记忆顺序。主干上的序号“1、2、3、4”更容易提醒我们记忆的先后顺序。

3.图形之下配文字。也让我们更好的加深记忆,即使过去很久再来看导图,也会记住相关内容。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